究天人之际ldquo抱朴堂
究天人之际 ——“抱朴堂”丹道 《究天人之际——“抱朴堂”丹道》自序 鲁迅认为,“中国固有文明”制造了“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与国人“苟安的城堡”,他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一文中,引用木皮道人的话“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将中国传统的思想、传统的文化比作应该被遗弃的“软刀子”。作为鲁迅的铁杆粉丝,我自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警惕,生怕陷进去走不出来了。因此,虽然中国古代的各种经典确实也读过不少,我却一直尝试着用西方的视角重构中国的传统文化。 少年时代,我曾想当一名数学家,所以在初中时便自学了大学数学,能解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还能读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论文——我觉得自己是读懂了,虽然在专家看来,我未必真懂。做了四年数学家的梦,到了高二的时候,却觉得数学家的生活太枯燥了,于是想当作家,拥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高三那一年,我根本就没有为考大学做准备,天天背唐诗,为实现自己的作家梦打基础。我的天真与任性让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本来被老师们看作清华北大的苗子的我,只考上了一个专科,不得已去读了衡阳医学院的卫生检验专业。卫生检验专业不但要学生理、病理、解剖等基础医学,还学了有机、无机、物理、分析与生物五种化学,开了一门课叫毒理学——可以说,从头到尾,这个专业的每一个细胞流淌的都是西方的血液。 虽然那时仍然还是想当作家,但我的课外阅读倒不仅仅限于文学,因为我给自己大学三年定的任务是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期间我倒是读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与哲学著作,在旧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上也下过不少功夫。有一次,我特意数了一下,一个学期下来,我的借书卡上的书竟然有99本,还不包括我自己买的书。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故乡的小县城,在防疫站工作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一有空闲,我就会捧起书本。阅读的范围也像滚雪球一样,在不断地扩张。也因为如此,我与小城的气氛格格不入。大多数同事一下班就围坐在牌桌或麻将桌边,我没法融入他们的圈子,所以被他们视为怪人。我后来收入《露水的世》的系列散文与小说,大部分就写于这个时期。 儿子出生后,我终于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生存处境,毅然决然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带着老婆儿子来到了武汉读研。我考的是华中师大古代文学的研究生,元明清方向,虽然现当代文学我也很熟悉,但除了鲁迅与周作人兄弟,似乎没什么可看的,所以我还是选择了古代文学。读研这三年,我反而几乎不看文学书籍了,一来前面十来年看得太多了,二来西方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对传播学的研究与爱好,也是在这几年培养的——我成了麦克卢汉的铁杆粉丝,来到深圳后,在朋友的引荐下,我还专门到深圳大学拜访了《理解媒介》一系列书籍的中文翻译者何道宽教授。年,山东《都市女报》的编辑约我写专栏,于是开始了我写评论的生涯,那时真有点像鲁迅一样,要救治国人的灵魂的味道了。 这一写就是七八年,由女性题材到评论过渡到了什么题材的评论都写。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甚至还写过音乐评论与画评。只要给出一个话题,一个小时内我就可以写出一篇比较专业的评论来。这种能力需要广博的阅读的支撑。长期高强度的阅读与写作,让我的身体不堪重负,因此得了“白塞氏综合症”,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肉体痛苦。这病成了我生命的转折点,让我得以重新审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并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发现,我改变不了任何人,更救治不了任何人的灵魂,我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 为了自救,我开始练功,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便恢复了健康,还修出了一些以前只在武侠小说里看到过的不可思议的境界。通过练功,不但让我的肉体脱胎换骨了,我的性情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为了搞明白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又启动了自己读书的特长,足足花费了五六年的时间去研读丹经,一步一步地摸索,最后在《黄帝内经》中找到了答案,由此便转入了中医的学习。这一自救与上下求索的过程,让我亲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与最深奥的部分,切身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从前是多么地肤浅。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即上古时代的天文学与数学,所谓的“三坟”,即伏羲、神农、轩辕三皇之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由此,形成了以天道统领与阐释人道的文化传统,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究天人之际”指的是对于天道的探究,至于“通古今之变”,则是用天道统领与阐释人道。这是一种非常早熟、非常前卫的文化传统,甚至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越了当代西方最前沿的自然科学,绝不是鲁迅所说的“苟安的城堡”与割头不觉死的“软刀子”——鲁迅所言,虽然也不无道理,但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核心,而且,对于这个主流与核心,他甚至连边都没摸着。 古人云,“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我亦年近半百,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总算还不是太晚罢。丹道,其实是“究天人之际”的大学问,是解读与实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最重要的钥匙,是儒学,也是佛法,可以贯通儒释道三家。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苦短,当我重新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抛弃了用西方视角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此生钓于斯,游于斯,亦愿终老于斯,无憾矣! 是为序! “抱朴堂”堂主李辉——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普通人 记者:梁璐 半聪先生宕子。 其自传云:宕子者,乃流浪者之谓也。自号半聪先生,半聪者,半聋也。无他长,唯擅读书耳。尝谓人曰,读书当得意忘形,写作当无法无天,做学问当眼高手低。然碌碌半生,学剑学书,皆无所成。故尝为《屠龙歌》以自嘲曰: 十年深山里,练得屠龙技。一朝出山来,应教天下惊。半生秋雨江湖中,长铗挂壁日日空自作铜吼。昨夜梦陶潜,殷勤留我饮。谓我何太痴,对月起舞为我长歌归去来:“世上元无龙,何用尔营营!” 他本名李辉,曾经是医学院科班出身,却弃医从文成为国内著名新闻评论人。针砭时事、激扬文字,作品在多家纸媒体刊载。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因此走上修丹道之路。 年,21岁的李辉毕业于衡阳医学院(现在的南华大学)。和那个年代大部分大学生一样,他被分配在家乡工作。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李辉渐渐不甘于偏居家乡一隅。年,他考上华中师范大学古汉语专业的公费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谭邦和教授。选择去读书,意味着和过去安稳平静的生活告别,这时他已经有了妻儿,经过衡量,他卖掉家乡的房子,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武汉读书。年研究生毕业后,李辉顺利进入深圳某事业单位工作。互联网兴起后,每天浏览新闻时他都忍不住以“宕子”为名写评论针砭一番。几年后,“宕子”李辉已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评论家,在多家报纸开辟专栏。由于影响力太大,深圳的几家世界强企业都聘请他为御用评论员。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异常,大量的思考与写作,长期的缺乏锻炼等原因,李辉的身体不堪重负,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被西医称为绝症的“白塞氏综合证”,长期的口腔溃疡让他每一餐饭都痛得掉泪,发作时还伴有头昏脑胀,牙齿松动,舌头肿胀等症状,让他常常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练功改变自己。仅仅只用了半年时间,原来一身的病全部离他而去。 曾经有两个晚上,他躺在床上,根本没法入睡。不管以什么姿势躺着,身体都会自动打开,他感到宇宙的能量,不停的往身上灌。全身从里到外,每一个细胞都浸润在这种能量里面。而且,就是在那两个晚上,他出现了内视,从头顶都会阴,一道红色的光柱在颤抖。他还看到了左肾,左肾不是红色的,是黑色的,在小弯上有两个小洞,两个小洞里冒出两股黑气。在那一瞬间,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黄帝内经》里的经络是修行人直接看到的。于是,他马上去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一下子就搜到了李时珍写的《奇经八脉考》。在奇经八脉考里,有一段是谈到阴蹻脉的。李时珍说,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说法,应该以紫阳真人说的为准,因为紫阳真人是通过“内景隧道”(内视)看到的。 为了弄明白在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开始研读丹经。 前后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对照自己身体上的各种体症,他将自先秦至当代的丹经,基本上通读了一遍,终于彻悟了丹道的原理。他发现——原来最好的丹经就是《黄帝内经》,由此,他转入了中医的学习和研究。 他说,当今世上,能将丹道的原理说清楚的人屈指可数。原因有三:其一、民间有些人,功夫虽然练上身上了,但文化层次不高,缺乏足够的古文功底与现代科学知识,所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二、那些专门研究丹道的学者,虽然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对历代丹经也非常熟悉,却大多没有实修实证,只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解读丹道,仍然还是不能明理;其三、就算同时具备前两个条件,如果悟性不够的话,同样还是说不清丹道修炼的原理。因此,丹道在当代几乎就成了“绝学”,真正懂的人恐怕比懂季羡林先生研究的吐火罗文的人还少。 他认为,丹道的核心是生命科学与宇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机密,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可以贯通儒释道三教的所有经典,是非常超前的生命科学,也是中医里最高深、最难懂的部分,其内核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天人合一”。他说,“丹道”这个词的出现,意味着丹道的衰落,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非什么“万古丹经王”,最好的丹经其实在先秦,如《道德经》、《阴符经》、《黄帝内经》等,后世的丹经则越来越繁琐,离大道也越来越远。 参透丹道后,在他的指点下,身边不少身体出现了问题的朋友都恢复了健康。陈健明是东莞理工大学的老师,转胺酶有多高,吃了多年的药不见好转,在他的指导下修身养性,没有用任何药物,如今身体已经恢复了正常。原南山区检察院辞职的处级干部吴先寿兄,健康状态不佳,在他的指点下,身体也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年摔跤的世界冠军冯刚,因为训练过度,身体出了问题,在他的指点下,也受益匪浅。年11月底,冯刚专程从北京赶到他在东莞的家里——“抱朴堂”,以民间的仪式,拜他为师,研修丹道。 “抱朴堂”是他的书斋名,在东莞塘厦镇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上,其中藏书上万册,涉及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两三百个学科的内容。近年来,海内外不少人慕名而来,拜在他的门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丹道的入手法门。 “抱朴堂”功法具有如下特点:一、动作简单。简单到在电话里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半点花架子;二、效果显著。只要坚持练习(每天大约半小时),必有奇效,能让人基本不生病(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老得慢(美容),延年益寿;三、性命双修。以命功为主,命功中兼摄性功(坚持练习,能让人变得性情平和),少数人可因此而打开“玄关”,进入混沌,盗天地之灵气,从而脱胎换骨,超凡入圣,敲开丹道修炼的大门。四、合乎医理。其功理源于《黄帝内经》,不讲大小周天,不讲丹田、穴位、经络,也不讲炉鼎、药物与火候,不守任何窍,没有任何出偏的风险。道法自然,功到自然成。 由于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对西方的自然科学非常熟悉,他给弟子立下了规矩——当遵“不语乱力乱神”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规,对于未经自己实证或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最好保持沉默。不迷信科学,但须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不迷信权威,但对于天地万物,须怀敬畏之心,对一切人,须怀谦卑之心。不得与人争强斗胜,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之精神,可以怀疑和质疑我所说的一切,但须以事实与逻辑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当有人问及他为何修炼丹道时,他回答道:“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普通人!” 摔跤国际冠军痴迷丹道修炼,不远千里东莞拜师记者:梁璐 年12月,丹道界的“半聪先生”(十年前的新闻大V“宕子”李辉)在东莞举行了一次收徒仪式。双方共同的朋友共同见证了本次拜师仪式。而这位新弟子,就是原国家队队员、国际摔跤冠军冯刚。 毕业后冯刚在体育界崭露头角,成为国家摔跤队运动员,获得国际锦标赛摔跤冠军等荣誉。年,普京访华,冯刚还被选拔成为普京接待团成员,与8个摔跤队高手一起与普京交流切磋。 由于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格斗技能,冯刚先后被某军特战旅特聘为格斗教官,猎鹰特卫国际保安集团聘为搏击总教官,在国内外多所大学任教。与此同时,他还习练研究多种传统拳术和海外格斗术,成为“无相拳”格斗系统创建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冯刚在网上认识了丹道界的“半聪先生”,几番交流之下,他被“半聪先生”的修行所吸引,在“半聪先生”的指点下,开始研习丹道,由此打通了任督二脉,从身到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此,他试着将丹道与格斗融合。创立新的格斗系统。 据了解,“半聪先生”李辉原本是医学院科班出身,却弃医从文成为国内著名新闻评论人。十年前李辉在网上针砭时事、激扬文字,作品被多家大型媒体刊载,是深圳多家强企业御用评论员。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开始走上修丹道之路。经过5年的丹道修炼,李辉从医院、脸色发黑一身慢性病的人,变成现在气色红润、健步如飞、5年没生过病的“半聪先生”。 “半聪先生”说,当今世上,能将丹道的原理说清楚的人屈指可数。原因有三:其一、民间有些人,功夫虽然练上身上了,但文化层次不高,缺乏足够的古文功底与现代科学知识,所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二、那些专门研究丹道的学者,虽然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对历代丹经也非常熟悉,却大多没有实修实证,只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解读丹道,仍然还是不能明理;其三、就算同时具备前两个条件,如果悟性不够的话,同样还是说不清丹道修炼的原理。因此,丹道在当代几乎就成了“绝学”,真正懂的人恐怕比懂季羡林先生研究的吐火罗文的人还少。 本次拜师之后,冯刚希望能在珠三角推广他的格斗术与无相拳,打造一批珠三角的高级保镖,让每个老板都更有安全感。 丹道不可传,可传者,入手法门也!尽管对于丹道的功理、功法、口诀及修炼到不同境界可能出现的体症与内景了然于心,我却从来不敢说可以教人丹道。无他,道不可传,可传者唯术也。 丹道不同于气功,气功修的是后天气,而丹道则修的是先天炁,二者的差别大了去了。有些学者将丹道归在气功里,这是我极力反对的。凡守窍、存思、观想、意念导引类的气功都是不能练的,不但伤身,而且容易走火入魔,无甚益处,然世人大多皆沉溺于此等小道,甚至因此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真是可悲可叹又可笑之极呀!然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内家拳之类,皆为非常好的功法,而且可以作为丹道的入手法门,只是能得真传者极少。就拿易筋经来说,市面上流行的易筋经养生效果也还不错,但要练出上乘内功来则几乎不可能,因为里面的东西非常细致,需要长期在身边师父手把手地教,这些东西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也不可能写在书上。 丹道与其说是一种功法,倒不如说是一种境界。很多功法都可以作为丹道的入手法门,各门各派的入手功法都不一样,但只有进入先天境界了,才能算是入了丹道之门,否则,不能算是丹道。很多人声称自己在修丹道,而且有传承,他们不知道,有传承并不能保证他们就能进入玄之又玄的丹道之门,没有传承也未必不能进入那道门,各人的造化不一样,师父领个路,修行还是在个人呀。 “由后天返先天,由有为到无为”,凡对丹道有一点了解的,都会认同这两句话。换言之,通过某种有为的训练,进入了先天境界,算是入了丹道的门。这个“有为的训练”,即为入手法门,这个是师父可以教的,进入先天之后,遇到的种种问题,师父也可以指点应该怎么应对,但师父却没法保证任何人能进入先天,事实上,真正能进入先天状态的人非常少——在些意义上,道不可传,可传的只有丹道的入手法门。这就是我不敢对任何人说,我可以教你丹道的原因。所以,凡声称自己教丹道者,要么就是不懂丹道,要么就是忽悠人的——现在社会上的各种丹道培训班,不过是经盲引盲,骗人钱财而已。自古以来,丹道就没有普传过,永远都是极少数人玩的东西,而且“不传六耳”,不适合在普罗大众中传播。 那么,丹道入门的标志是什么呢?答曰:胎息。我曾专门写过一篇《“胎息”揭秘》的文章,发在“抱朴堂丹道”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hy/5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赏析近期精品瓷器拍卖成交价
- 下一篇文章: 夏禹传子夏王朝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