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由来你应该送康乃馨还是黄花菜
孝道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品德。孝顺双亲被认为应该是晨昏定省、终身行之的行为,因而在大中华各地区均无的特殊日期作为父母的节日。 但是自从香港、澳门开埠以及大陆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人开始逐渐习惯以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来庆祝母亲节,这跟美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文化融合,母亲节的礼物也从单一的康乃馨,变为赠送贺卡、鲜花和礼物,或者互通电话、电子邮件、甚至网络影片。尤其在粤港澳一带,受到当地传统饮食文化影响,子女通常与母亲一同到附近的茶楼或酒楼里面饮茶以表庆祝。另外,中国自古就有代表母亲的花──萱草(金针花),古时游子临出门远行之前,总会先在母亲所居之后院内室前种植萱草以表达孝心,希望母亲因照顾和欣赏萱草使心灵有所寄托,并相信欣欣向荣的萱草可以象征游子在外平安健康,减轻母亲对游子的思念。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开始有人倡议以夏历四月初二,即孟母诞生孟子的日子作为母亲节,并将其称为。由于“孟母三迁”的故事和传说表现了孟母养育子女、教子成材的良苦用心,至使其在中国广为流传,故孟母也常常被视作中华文化中母亲形象的典范之一。 那么国外的母亲节又是如何起源的呢? 母亲节的雏形源自于古希腊。希腊的众神之母赫拉是代表婚姻与生育的女神。到了古罗马时代,这些祭祀的活动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庆祝的盛况甚至能持续达三天之久。 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毕竟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众神之母赫拉) 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维斯(AnnaJarvis,-年)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安娜·贾维斯的母亲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她在园丁岗位上辛勤耕耘了二十六个寒暑;她又是十个子女的母亲,懂得天下母亲的心。她倡议设立母亲节,给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一种安慰,并纪念所有热爱祖国、热爱和平、为子女的成长默默奉献的母亲们。可是这个愿望尚未实现她就逝世了。 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于年开始举办活动,到各地发表演说,还分别给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写了上千封信,阐述建立母亲节的意义,申请将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节日。 节日于年5月10日在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正式开始。她曾亲自在教堂中安排仪式,组织活动,同时要求前来参加者胸前要佩戴白色的石竹花。这一活动,曾引起了不少人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hy/4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感恩慈母恩,花语诉情深免费康乃馨,烘焙
- 下一篇文章: 康乃馨花语,康乃馨的花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