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母亲花,不是康乃馨,而是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1203/4737937.html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老舍 今天是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老舍说,失去母亲就像无根之花提起送花给妈妈,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康乃馨却少有人知道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其实是萱草花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其叶形为扁平状的长线型,开花期会长出细长绿色的开花枝,花色橙黄,花柄很长,呈现百合花一样的筒状。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王冕《偶书》 萱草花被称为“母亲之花”。早在《诗经·卫风·伯兮》中就有详细的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也称“忘忧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以到哪里去采一枝萱草花,种在母亲住的北房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因为母亲所住的屋子在古代又叫做“萱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诗?就这样写:“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萱草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花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人的母亲之花。 一九八五年母亲节,曾经发行过两枚《母亲节花卉》纪念邮票,其中一枚就是萱草花。 萱草花,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不论是在黎庶人家,还是在贵族豪门,都有它的芳踪。我们在传统的女性寿联中常可见到萱草花的芳影:“秀添慈竹,荣耀萱草”、“日长萱草连云秀,风静兰芽带露香”、“萱草千秋荣玉砌,桃花万树映琼枝”。古代文人骚客屡屡笔触萱草,曹植为之作颂,夏侯湛为之作赋,李白、高启、温庭筠、韦应物、苏东坡、黄庭坚等诗人都写有萱草诗。 对萱草唐韦应物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丛疏露始滴,芳馀蝶尚留。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杂记草木九首其六萱草一宋朱熹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北堂罕悴物,独尔澹冲襟。萱草 明高启 幽花独殿众芳红,临砌亭亭发几丛。乱叶离披经宿雨,纤茎窈窕擢薰风。佳人作佩频朝采,倦蝶寻香几处通。最爱看来忧尽解,不须更酿酒多功。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唐白居易 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 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 萱草 宋苏辙 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嘴。 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 纤纤吐须鬣,冉冉随风哆。 朝阳未上轩,粲粲幽闲女。 咏常季庭前萱草 清姚永概 阶前忘忧草,乃作贵金花。 六出向我笑,须端缀粟芽。 君持杯谓我,所忧胡琐琐。 酌酒对此花,自计未为左。 我思植瑶草,灌以醴泉流。 枝叶日茂美,佩之百疾瘳。 世间闲草木,那得解余愁。 斯言傥不遂,愿逐庐遨游。 古人将萱草赋以忘忧之意有多处可证: 嵇康《养生论》有载:“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禺智所共知也。” 《神农本草经》也曾经这样记载:“萱草,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利心志,令心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 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说:“萱本作谖。谖,忘也。”“谓忧思不能自遣,故欲树此草,玩味以忘忧也。吴人谓之疗愁。” 《博物志》中有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文学作品中出现萱草,都多与思念母亲、歌颂母亲的内容相关,萱草花也就成为了中国人的母亲花。 每当看到静静开放在田野上象征母爱的萱草花,闻到它丝丝缕缕的清雅花香,就会浮现出母亲为持家育儿、含辛茹苦撑起半边天的景象,不禁潸然泪下,不禁地想起苏东坡写过的一首诗:“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本期编辑:曼曼 往期精选母亲节将至,读诗给妈妈听 《月亮和六便士》的原型保罗·高更|逝世周年纪念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hy/8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母亲节只知道送康乃馨中国的母亲花原来是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