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自由背后赛道玩家发力供应链
本报记者黎竹刘旺北京报道 今年1月以来,花卉行业的相关信息不断引起大众讨论。春节期间,广州地铁一车厢被花包围的新闻引发网友对“鲜花自由”的共鸣,而情人节前夕“多地99朵玫瑰花售价破千元”也成为热议的话题。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三八节妇女将至,玫瑰的价格已经回升,斗南花卉市场的康乃馨价格将从去年同时期的两元一支涨至三元。 对花卉行业来说,~年处于急速增长的阶段,根据中国花卉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资料,年花卉零售规模达.6亿元,同比增长13.3%。而我国花卉电商交易规模从年的.8亿元增长至年的.6亿元,同比增长34.7%。 业内专家认为,因为鲜花产品易损、保质期短、运输要求高,所以保证鲜花质量的关键就落到了供应链的畅通和冷链运输的高效上。北京京商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指出,由于鲜花品种多、花期不一,该行业存在流通管理上的困难,但近年来鲜花消费增长的背后,是云消费时代的产销模式将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减少了中间环节,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借助冷链保鲜和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方面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扩大鲜花行业的规模收益。 渠道多样化 目前,“鲜花自由”成为了年轻一代生活消费的潮流。记者发现,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几乎每天都有网友晒出自己在购买鲜花得到乐趣的图片或视频,在小红书搜索“鲜花自由”后出现了3万多篇相关日记。 “鲜花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感,尤其是那句伍尔夫的‘她为自己买花’,对我来说简直就像独立宣言。”像夏妍这样的女性不在少数,随着她经济的崛起,无论是为了悦己还是祝福朋友,女性越来越喜欢自主网购鲜花,女性鲜花消费占比已超过65%。 目前来看,鲜花消费逐渐出现日常化趋势。相关人士指出,传统的花卉消费与节日馈赠、婚庆装饰等特殊场景密切联系,但自鲜花电商兴起以来,花卉日常消费理念也进一步促进消费者花卉消费频次提升,日常装饰鲜花、盆景逐渐流行。 在日常鲜花消费市场被打开并培育后,鲜花电商曾迎来极速爆发的高光时刻。年瞄准了这一风口的玩家渐次崛起,野兽派、泰笛、花加、花点时间等鲜花电商玩家纷纷获得资本支持。据艾瑞咨询数据,年以来,鲜花电商领域共融资超50笔。 昆明花众花卉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楚亮告诉记者,年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也纷纷布局线上花卉零售,吸引线上花店入驻,进一步促使鲜花行业在电商渠道的竞争激烈化。 鲜花赛道正迎来更多的玩家,以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代表的生鲜品牌凭借供应链上的优势也加入混战。 据了解,年开始,每日优鲜的鲜花业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青岛等地上线。每日优鲜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年中上线创意小混搭花束以来,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上升。 不同于一般生鲜平台将鲜花作为补充品类的策略,盒马鲜生直接将鲜花作为品牌来运营。年5月20日,盒马鲜生宣布旗下鲜花品牌升级为“盒马花园”,并在8月抓住七夕这个购花高峰,提前一个月锁定了云南20个基地,预订了比平时多4~5倍的鲜花数量,通过“鲜花班车”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门店。到了11月,盒马鲜生在昆明的鲜花直采合作基地达到30家,直采链路基本覆盖全国门店,来自基地的鲜花销售占比达到一半。 疫情后迅猛增长的电商直播,也在推动鲜花行业2C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小椿日和园艺淘宝网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商直播和数字化的管理为鲜花行业提供了契机。她提到,“花友们都比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jz/10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河三角洲诗词周刊2021第44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