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与花心相契合,欣赏插花也就是希望能进入“花心”与花对话。四季有着盛开的花朵,每一朵花有它生命的灿烂,插花是富有生命意义的艺术创作活动。因此,作品中饱含作者的心思、意念与理想。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书法家要有诚正的心思与胸襟,书写出来的作品才能不杂,才有雅气而端庄纯真的作品。同样插花艺术是“心正则刀正”,一件插花作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与插花时的心境,自古高人雅士以插花为修身养性的法门,倘若插花时能心无杂念,天地神交,手刀通神,则可创作出一件天人合一的美好作品。

在作品的欣赏上,历代不同的文化与风气,而有不同的赏花角度,按时代先后有曲赏、酒赏、香赏、谭赏、茶赏等。曲赏是赏花咏歌,酒赏是饮酒赏花,香赏是插花焚香,谭赏是品论插花,茶赏是赏花品茗。其中以唐代的酒赏、五代之香赏、明代之茶赏最有特色。

酒赏:“我欲四时携酒赏,莫教一日不开花。”酒是人间佳酿,古人欧阳修曾插花百瓶,醉饮其间,领略物我两忘的神会效果,真所谓“醉着的艺术”。

香赏:插花燃香起源于五代时的韩熙载,他以五种花配以五种不同的香料,使插花审美观胜过耳目所谓的高级感官,而诉之于嗅觉之美称为香赏,这使插花艺术的精神与美感又发挥到另一种境界。就花香的角度品评:异香牡丹、温香的芍药、国香兰、天香桂、暗香梅、冷香菊、韵香荼糜、妙香檐卜、云香竹、嘉香海棠、清香莲、艳香茉莉、南香含笑、奇香腊梅、寒香水仙、素香丁香,是为十六香,乃以众花香巧配燃香,也是中华花艺无上的美趣矣!

茶赏:文人常以插花来寄托心志,抒发情感,而后手持香茗,静观自得,上体天心。袁宏道《瓶史》说:“茗赏者上也,谭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若夫内酒、越茶及一切庸秽凡俗之语,此花神之深恶痛斥者。”袁宏道欣赏瓶花,以品茶最能达到赏花的最高境界,交谈赏花属于次等,至于饮酒赏花,意兴模糊,则为下等了。这是因为赏花宜专精而避免恍惚,宜清静而避免吵杂,宜检点而避免轻率,宜庄重而避免唐突,若以酒代茶,就易僭越清赏的原则,至于在花前饮的是内酒、品的是越茶,所谈论轻佻及粗俗的话语,更是花神最引为深恶痛绝的事。

综观袁宏道对插花欣赏以“清”为依归,讲究天地一体,生命共存的妙谛,无论是插花者、欣赏者、环境地点、时机气氛、作品本身以及花卉选择与枝叶配搭等无不在这个大前提之下统合,欣赏者自可从中领略天地与花我唯一的闲适与满足,并得以体现生命的真趣,达到神游大荒的妙境。

注:图文均转自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不问君来何处沁馨莲自心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jz/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