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的康乃馨——遵义卫健系统抗疫侧记》是由遵义市文联作家邹德斌创作的报告文学,刊载于《遵义文艺》年第二期,共计十章,分别是:

第一章小苏的疑惑第二章电话声声第三章四医四医第四章倒在抗疫路上的27岁第五章那一夜第六章静水深流的湘江河第七章充盈的元宵第八章大考下的道真答卷第九章贵州“王炸”第十章怒放的康乃馨《健康遵义》将陆续转载,本期转载第九章《贵州“王炸”》第九章贵州“王炸”

倔!赵锦云是出了名的倔,这个名字儒雅的老头儿倔了一辈子——年轻时当兵,一股子兵劲儿的倔;退伍进了武钢,又是浑身钢劲儿的倔。十多年前落下了糖尿病,导致视力、听力出现综合症,仍是不注意控制饮食的倔。今年都76岁了,感染上了新冠病毒肺炎,整日坐卧不安谁劝跟谁倔。

可这个倔了几十年的武钢老头,这次遇上了个贵州“王炸”。

赵锦云医院二院发倔使气时,千里之外,正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罗璇也在着急上火——眼见身边的队友一批批增援武汉逆行而去,就没她,罗璇心急如焚,可一次次请战都总没能成行,焦急之余,她安慰自己,想,留到最后才出征的,都是“王炸”。

2月19日凌晨一点,罗璇终于得到通知,成为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将消息医院任发热病区组组长的爱人后,爱人反复提醒她,为了父母孩子,为了这个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她故作轻松笑着安慰丈夫,放心吧,我们可是贵州派往武汉的“王炸”。

星夜兼程,19日夜开赴武汉,罗璇所在的援鄂医疗队接管了武钢二院。开始上班了,有着15年临床经验的罗璇也未免既兴奋又还有一点小担心——兴奋的是终于如愿参与到抗疫最前沿的救治工作;担心的是,眼前的患者,一个个可都是高致病性新冠肺炎确诊者。因此每次上班,她和同事们都对防护服、护目镜检查了再检查,绝不允许有丝毫懈怠。同事们相互告诫,只有自身安全了,才不会拖武汉的后腿,才能够更好地救治患者。然后来到隔离病房,熟悉全部环境,认真查阅每一位患者的资料。

就这样,在管理的48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贵州遵义医生罗璇与湖北武汉倔老头赵锦云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37岁的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年从遵义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工作,属于性格泼辣但观察力仔细的女大夫。进驻没多久,很快,37床这位76岁的老年患者引起了罗璇的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wh/1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