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草中医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pf.39.net/bdfyy/zqbdf/220629/11092337.html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母亲节之于康乃馨,就像情人节之于玫瑰一样深入人心。康乃馨的花瓣不会下垂,拥抱着花心直至凋亡,就像母亲拥抱孩子一样,母爱永远不会衰退。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母亲康乃馨。以上是很多人所熟知的信息,但是你可曾知道,大众所熟悉的“康乃馨”名称,仅是这一植物的别名,它的正式中文学名是香石竹,拉丁名是Dianthuscaryophyllus。在中国植物志输入康乃馨出现的搜索结果那“康乃馨”这一名称怎么来的?其是英文名Carnation的音译,中国的汉字有非常神奇之处,虽是洋名音译,但同样可以有充满内涵和韵味的解读,“康”可以表示健康,“馨”可以指人品德美好高尚,这或许就是这个音译词大行其道、风头盖过中文学名的原因吧。(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非常棒的译名。)康乃馨花萼呈圆筒状,倒卵形花瓣边缘有锯齿,有点像削铅笔时留下的刨花儿康乃馨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种植历史相当悠久,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但直到清末,它才传入中国。在中国,与康乃馨/香石竹名称、形态均相似的植物有“石竹”(Dianthuschinensis),石竹是中国自古就栽培的传统花卉,得名于其枝条,一节一节往上长,和竹节有几分相似,茎条柔弱脆嫩,轻轻一掰就能折断。石竹和康乃馨/香石竹相比,气味没有后者那般香气浓郁,花朵也不及后者繁复华丽。如今,康乃馨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切花(插花)之一,与月季(即玫瑰)、百合、非洲菊并称世界四大切花。那母亲节为什么铺天盖地都是康乃馨?这不得不说起母亲节的由来,其实5月份的这个“母亲节”,是美国的一个现代节日,美国大多节日都是按照“某月的第几个星期几”规定,虽然这让每年节日日期不太一样(年母亲节为5月12日,年母亲节为5月10日),但好处在于,不用为了过节而倒休。美国现代“母亲节”是一位名叫AnnaJarvis的女士在年创立,她为母亲组织的一场私人纪念仪式上,向参加活动的来宾送了母亲生前最爱的白色康乃馨,之后她一直致力于在全美推广母亲节。由于“向母亲致敬”这个主题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共鸣,这个向自己母亲致敬的节日就逐渐成为国家节日并影响全球,康乃馨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母亲节之花”。我国这些年流行起来的“母亲节”,不得不说是受了美国文化影响。我们大多数人稀里糊涂过了这么多“母亲节”,其实未必有啥不妥,有这么个节日提醒我们生活需要来点仪式感,需要亲口向母亲道一声谢谢,或送一束康乃馨鲜花,也是不错的选择。如今,康乃馨作为主流切花,已经繁育出姿态万千、颜色各异的园艺品种,有单瓣有重瓣,花色有红、白、黄、绿、紫等,花瓣还有各式纹样,有的花瓣有不规则斑点,有的边缘有一条色带,谓之“镶边”。不同花色还有不同寓意,如粉红和大红象征炽热温暖的母亲,浅红色代表钦佩等。最后八卦下绿色康乃馨,据说真正让其出名的,是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他是名同性恋者,因为常佩戴绿色康乃馨,所以某种程度上使其成了同性恋的象征,19世纪的欧洲男同性恋常会佩戴。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绿色康乃馨的喜爱,很多国家不同群体的人们依旧热衷这一花色。母爱是永恒的主题,孝顺的你,要不要备上一捧康乃馨,向母亲聊表心意呢?(总觉得,生平不送妈妈一束花,会是人生一大遗憾,你觉得呢?)切花康乃馨原创:薛光卿编辑:李占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wh/1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