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图
(一).第一排右部 人之一身,有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后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也。尾闾在脊椎之尽头处,关可通内肾之窍。从此关起一条髓路,号曰漕溪,又名黄河,乃阳升之路。至两肾对处,为夹脊。又上至脑,颈椎顶端与颅骨相接处,为玉枕。此三关也。前有三田:泥丸、土釜、玉池是也。泥丸为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虚关一窍,乃藏神之所。眉心入内,正中之处。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再入一寸为洞房,再入一寸为泥丸。眉心之下谓之鼻柱,又名雷霆府。金桥下至口中,有两窍通喉,谓之鹊桥。喉是颈骨,乃内外之气所由出入者也。后有软喉谓之咽,乃进饮食通肠胃者。其喉有十二节,号曰重楼。直下肺窍,以至于心。心上有骨,名为鸠尾;心下有穴,名曰绛宫。乃龙虎交会之处。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宫也,乃中丹田。左有明堂,右有洞房。无英居左肝,白元居右肺。亦空一寸二分,乃藏炁之鼎。直下,至脐三寸六分,乃脐门也。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有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有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脐门号曰生门,有七窍通与外肾,乃精神漏泄之窍,名曰偃月炉。即处任脉,下有九窍,地狱丰都是也,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曰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左明堂,右洞房,亦空一处,方圆一寸二分。此次有二窍通于内肾,肾中有窍通于尾闾。由尾闾通两肾,下以至于膝下三里穴,再下涌泉穴。此人身之相通关也。 (二).第一排左部 天有九宫,地有九州。人之下丹田有九窍,以象地之九州。头有九穴,以按天上九宫。脑骨八片,以应八方。一名弥罗天玉帝宫,又名纯阳天宫。中空一穴,名玄灵(穹)主,又名元神宫。下有舌,舌内有金锁关,与舌相对,又名鹊桥。鼻下人中穴,与金锁关相对,其间有督脉,乃是人之根本,名上九窍,一名性根玉泉,又号华池。舌下有四窍,二窍通心,为液。两窍通肾,为气。神室泥丸九窍,乃天皇之宫。中间一穴,形如鸡子,状似蓬台,昆仑是也。释曰须弥山。修真之子,不可不知也。 五脏神 (三).肝神第二排右部 肝神,形如青龙,象如悬匏。小(少)近心,左三叶,右四叶,胆附短叶下,神名龙烟,字含明,重四斤四两。肝为心母,为肾子。肝中有三魂,名曰:爽灵、胎(台)光、幽精,目为之官,左目为甲,右目为乙。男子至六十,肝炁衰,肝叶薄,胆渐减,目即昏。在形为筋,肝脉合于(木),魂之脏也。于液为泪,肾邪入肝,故多泪。胆为肝之腑,胆与肝合也。《黄庭经》云:「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精,百疴所钟存无英,用同七日自充盈。 (四).心神第二排左部 心神,形如朱雀,象如倒悬莲蕊,能变水为血也。神名丹元,字守灵,重十二两,对鸠尾下一寸,色如缟映绛,中有七孔三毛。上智之人,心孔通明。中智之人,五孔心穴通炁。下智无孔,炁明不通。心为肝子,为脾母,舌为之宫阙。窍通耳,左耳为丙,右耳为丁。液为汗,肾邪入心则汗溢,其味甘,小肠为之腑,与心合。《黄庭经》曰:「心部之宫莲含花,下有童子丹元家。」童子即心神也,心下为绛宫。《黄庭内景经》云:「心神丹元字守灵。」心属火,红色,五行为南方朱雀,藏神、主血脉。 (五).胆神第三排右部 胆者,金之精,水之气,其色青,附肝短叶下。胆者,敢也。胆大者,必不惊。神名龙耀,字威明。形如龟蛇混形,其象如悬袋。重三两三铢。为肝之腑。若据,胆当不在五脏之数,应归于六腑,因胆亦受水气,与坎同道,又不可同于六腑,故别立胆脏,合于膀胱,亦主毛发。《黄庭经》曰:「主诸气力摄虎兵,外应眼瞳鼻柱间;脑发相扶亦俱鲜,九色锦衣绿华裙。 (六).肺神第三排左部 肺神,形如白虎,象如悬磬,居五脏之上,对胞若覆盖,故为华盖。神名皓华,字虚成,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总计八叶。肺为脾子,为肾母。内藏七魄,如婴儿,名曰:尸狗、伏尸(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乃七名也。鼻为之官,左为庚,右为辛。在气为咳。在液为涕。在形为皮毛也。上通炁至脑,下通炁至脾中,是以诸炁属肺,肺为呼吸之根,《黄庭》云「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 (七).肾神第四排右部 肾属北方水,于卦属坎,形似玄鹿、两头,名玄冥,字育婴,象如卵石子,生对附腰脊,重三斤一两,主分水气,灌注一身,如树之有根。左曰肾,右曰命门。生炁之府,死炁之庐,如守之则存,用之则竭。为肝母,为肺子,耳为之官。天之生我,流气而变,谓之精。精气往来,为之神。神者,肾藏其情智。左属壬,右属癸。在辰为子亥。在气为吹。在液为唾。在形为骨。经于上焦,荣于中焦,卫于下焦。《黄庭经》云:「肾部之宫玄阙圆,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诸六腑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 (八).脾神第四排右部 脾属中央土,旺于四季,为黄帝,神形如凤,象如覆盆,名常在,字魂庭,正掩脐上,横覆于胃,坤之炁,土之精也。居心下三寸,重一斤二两,阔三寸,长一尺。脾为心子,为肺母,外通眉,口为之官。其神多嫉。脾无定形,主土,阴也。故脾为五脏之枢,开窍于口,在形为颊。脾脉出于隐白,乃肉之本意处也。《黄庭经》云:「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 督脉 (九).尾闾关 尾闾关,一名九窍,又名九头狮子,又曰如太子射九重铁鼓,阴关固闭,常年不能开,名九重铁鼓。太子,纯阳炁也,能醍醐灌顶,方能穿通,故曰射九重铁鼓,乃上天之径路也。一名地轴神壶,又名朝天岭。一名龙虎穴。一名三叉骨。肾内有金鼎,内外相通,共三路上通夹脊,直透顶门而上泥丸,通一身之骨髓也。 (十).夹脊关 夹脊双关,实神仙升降之径路,是我身脉,即膏肓穴道,曰双关,内辘轳在中。左为太阳,右为太阴。阳升阴呼路,通天柱穴,又名内双林,通外双林,阳关脉伏。此穴薰蒸关窍,下涌泉,上通泥丸,络接绛宫、华池,取水降于华盖、五行之所、下丹田命蒂之内。 (十一).玉枕关 玉枕关,此处一名阳宫玉京山、天柱、太乙穴,大椎骨前寸较处来也。实上天逆行之径路也。内黄龙倒以卷上,冲湘江水,上下通彻。此关紧,阳神守,至必用阳炁,方能冲通,化生真炁,至鹊桥而牛女相会,育胎(事)婴儿。 任脉 (十二).十二重楼 舌下二窍,名玄膺。后名咽,吞下一切饮食。前名喉,十二节,为十二重楼,通达清气者也。 (十三).絳宫 绛宫,乃龙虎交会之处。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穴也,乃中丹田。左有明堂,右有洞房。无英居左,肝也。白元居右,肺也。中空一寸二分,乃藏气之所,炼气之鼎。直下至脐,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有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有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脐门号曰生门,有七窍,通于外肾,乃精神漏泄之窍,名曰偃月炉,即任脉;下有九窍,即地狱酆都是也。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曰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左明堂,右洞房;亦空一穴,方圆一寸三分。此处有二窍,通于内肾。肾中有窍,通于尾闾。由尾闾通两肾堂以至膝下三里穴,再下至涌泉穴,此人身相通之关窍也。 (十四).魂室 一名东海青龙。甲方。木液。在卦属震。在方属东。在五行属木。在道为魂。性也。属火神之母。在五脏属肝。在天为日。实我魂室之所也。 (十五).魄室 一曰西山白虎。庚位。金精。在卦属兑。在方属西。在五行属金。在道为魄。情也。属水精之母。在脏腑为肺。在天为月。实我魄室之所也。 (十六).脐 脐为生门,太乙神君居之,主人性命,司一身一万二千精也。 (十七).两肾 两肾者,两仪也。中间有连环,是我真精。内藏赤白二炁,在母腹中,未有此身,先有此穴,因有此穴,始生此身。左为玄阳,右为牝阴,中穴实我后天之精海,又为真铅。儒名太极。道名水乡铅,乃北方肃杀正气紫河车。顺则生人,逆则成仙。一名漕溪。一名祖宫。通上下二眼,降华池。在舌下窍内出,名玉泉。 (十八).丹田 此田中炁,左青、右黄、下黑、上白。下丹田,真虎、坎地、(婴)儿处、扶桑冥、气海、水晶宫、牝户。中间一穴,实我真精命蒂。在上一寸三分,实造化之所,天地之根。白头老子青玄之处,实我命造化山川也。真一处,水中金,号金精,实我先天之至精,又云「虎向水中生」、「一阳复初」、「子时」、「海底月」、「人门」、「初生我根基」,此数名。修真之子,不可不知也。 (十九).会阴 桃康字合延,名顶莲花,冠朱衣,如真人状;住肾宫,有碧、紫、黄、白、绿、青、赤、苍之炁,乃北方八天所化也。 图配原诗文: 我家专种自家田,内有灵苗活万年。 花似黄金色不异,手如玉粒果皆圆。 栽培全赖中宫土,灌溉须凭上谷泉。 功课一朝成大道,逍遥陆地水逢仙。 复复连连訬訬周,机关拨转水东流。万丈深潭应见底,甘泉涌起南山头。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串。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若向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此图向来最神秘,不知何人何时为, 有山有水有楼台,有风有火有字迹, 图中好是一家人,分工之间有玄秘, 还有僧人在画中,不知旨在表何意, 景象各异多奇幻,似人非人藏玄机, 自古以来说者众,若要明白却容易, 顶上一部为头部,中间石崖为膈肌, 联通上下为脊柱,下盘半圆为腹地, 图中不见脚和手,五脏六腑也不提, 只因此中玄妙处,全在心意与呼吸, 钥匙就在图中找,开门仅需吹纸力, 此门之中还有门,日日一道可通极, 通极有何大妙用,一人山中步太虚。 一张内经图,半壁华夏书, 何以如此说,须究此奥殊, 三坟至以下,百家曾争鸣, 喧嚣数百年,道儒终大成, 释家传东土,还做外来论, 道儒有先后,李耳当为尊, 无为修身久,仁义入世深。 《道德经》传世 堪称旷世文,自从张角起, 道脉始流通,至今尤湍湍, 只是流远宗,宗在何仙山, 恰在此图中,道言法自然, 天地与人亨,为人本不易, 千载也难逢,如何安我心,如何益我身,文涉道儒释, 理在脚下行,行需有去处,更需寻着门,根基关五行, 更需宗八卦,下手在低处,耕耘莫问它,人伦喻法门, 景观说变化,待到煮山川,已同天地化,凡者知此道, 开智益身心,医者体此道,起死传佳话,政者知此道, 国安平天下,师者知此道,四方皆教化,言充万卷书, 不及行字大,纸上得来浅,真知在脚下,此是图中意, 我强为之容,何能为之容,十年无为功,常做不言教, 道法自然明,不做一己私,廓然大公心,行字只一字, 做到需半生,日日勤不辍,会当凌绝顶,天下皆众生, 英雄只几人,不是英雄异,只是未曾停,你我禀赋同, 今起共修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xx/7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王兴的疯狂野心,美团无边无际,阿里危矣
- 下一篇文章: 神州诗歌报诗词书画室优秀作品展示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