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往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语者,立斩!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绘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罗贯中)

古格古城

第一次听古琴老师抚琴,我说,我仿佛听到了诸葛亮的琴音。焚一片则盈屋香雾,越三日不散。(南宋.叶真《坦斋笔衡》)于香于琴之中,守得住内心城池的静,在那里,才可以思谁在关山策马,才可以念谁在江南聆听雨声。

人生如履薄冰。纵使千般雄厚,万般繁华,逆境时也似临千军万马,守一座空城,也要唱一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人马乱纷纷。“一个伟大的公司绝不仅仅是因为能抓住多少次机会,而是因为能扛过一次又一次灭顶之灾。”守城,守一份坚定的信念,不要乱了自己的阵营。

古格古城

山巅映照着金色的光,让风沙的暴戾无情都显得情有可原。这里也下雨吧,雨滴石也会穿吗?若一切幻灭消失,也该有记忆吧?当时间的雨把所有的记忆打的千疮百孔,还有谁记得起,这曾辉煌了年的古城里,是否也曾有人吟唱婉约的词曲,是否也曾有人焚一炉香,幻想自己成为汉家女?这是今天的古格,是废墟,当太阳要升起的时候,你看到一个古国的覆灭,我看到一个时代的兴起。

公元年,吐蕃末代赞普(即汉语中的“王”)朗达玛灭佛被刺杀。朗达玛的重孙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古格王国。此后年,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古格王国位于青藏高原的最西端,札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为其统治中心,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让位于现札达县城西18公里的象泉河南岸。

托林寺

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愣严经》)帝王将相也好,才子佳人也罢,还是普通平民百姓,都挣不开那张无形的网。朗达玛灭佛的百年之后,佛教混杂着苯教在藏地渐渐复苏了。在此之前,佛教在西藏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路线,靠统治者的力量推广,一百年后,佛教却走了一条相反的自下而上的路线。从社会底层自发生长起来的佛教,比之前由政治领袖强行推广的佛教更有生命力。这一切似乎与香的发展毫无联系,但千丝万缕编织出的是同一个的铺垫。

托林寺

烧无价香,泥香抹之,末香以散。(《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与古格王朝密切相关的是建于11世纪的托林寺。古格立国之初,鉴于朗达玛灭佛而导致吐蕃亡国的惨痛教训,大兴佛教,寺庙如林遍布阿里,贵族僧侣集团日益庞大,今天托林寺周围残存了大量佛塔、洞窟、寺庙遗迹。

古格古城

古格王宫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悬崖。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王的弟弟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攻打古格都城。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克驱赶古格的百姓修建一座石头楼希望借此拿下古格。传说,日以继夜的修石楼的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地唱歌,仿若当年的楚歌,国王的天平倾向了百性,他投降了,全家被俘。

曾经是养活10万之众的绿洲,今天的沙漠化遗址,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一夜之间迷一般的消失,消失的如此突然、彻底。

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于它,竟是那么的奢华。石是冷的,土是热的。香是冷的,火是热的。空气是冷的,心地是热的。而明日,明日又天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xx/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