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书画鉴定与修复本科生毕业作品汇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 书画鉴定与修复 二O二一届毕业作品展示 张建凌 张建凌 籍贯山东省潍坊 17级天津美术学院 书画鉴定与修复专业 临摹作品简介 临摹作品:《山路松声轴》 作者介绍:唐寅(年3月6日-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书法奇峭俊秀,取法李北海,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材质:绢本 形制:裱板 画芯尺寸:*m 收藏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细节展示 毕业临摹感言 此次临摹作品我选取的是明代唐寅的《山路松声轴》,通过此次作品临摹,使我对于山水绘画的笔法,墨法以及经营位置,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唐寅的这幅作品以前景的苍松为主,山间苍松葱郁,虬枝老干,山石岩层邃壑,层层皴染,山间瀑布倾泻而下,于山下泉水汇于一处,下方一桥横跨山涧,一老者于桥上观松,侍者携琴随后,护栏围起的山路蜿蜒通向山上,崎岖幽深。整幅画面用笔清润,以淡墨浅绿晕染,浓淡相间,画面位置构思缜密。正所谓“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季之山,山不能言,人能言之”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言:“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耳。”在唐寅此幅作品中,微风吹过,松涛阵阵,松树的枝叶,以细劲的中锋勾勒,收放自如,不超法度。山石以带有唐寅风格的线皴为主,与许道宁的直线皴相比更为随意,疏松。勾笔相对浓于皴笔,以浓点区分山石的构成和层次,墨色浓而儒雅。山体构成层次清晰,以淡墨晕染,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层次清晰,精致优美,给人以真实感,有北宋全景山水的韵致。通过此次临摹使我对于山水画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指导老师:刘金库高天芸 修复作品(壹) 修复作品:《清代祖宗像》 时代:清代 材质:纸本 形制:镜心 画芯尺寸:67??40cm 修复过程问题:此幅作品画芯缺失严重,霉斑污渍(以黑霉斑为主),多处破损严重需要进行大量的补纸和全色和接笔,画面缺失部分需要根据原作者的画意和笔法进行修补,在全色过程中我依托画面本身的人物造型和色彩进行全补画意,以此来尽可能使画面呈现完整的状态。 修复过程 修复前 修复中 修复后 修复作品(贰) 修复作品:钱泳,李金谷合绘《洛神图》 作者简介:钱泳(年2月25日——年10月1日),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工诗词、篆、隶,精镌碑版,善于书画,作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卒年八十六(虚岁)。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辑有《艺能考》。 李金谷,清代(生卒年不详)字果园,九禾人,或云福建诏安人。画人物,酷肖李灿。 时代:清代 材质:纸本 形制:立轴 画芯尺寸:??35cm 修复问题:画面破损严重,画面碎成片状,需要进行大量的补拼和裾条,以使画面拼接完整,恢复其画意,在缺失处进行全色和接笔,以使得画面的画意恢复完整。 修复过程 修复前 修复中 修复后 毕业修复感言 此次修复所选的作品为清代《祖宗像》和清代《洛神图》都是纸本绘画作品,破损面积都相对比较严重,《祖宗像》为残缺部分面积大,《洛神图》为破损和碎裂程度严重。两幅作品针对所解决的问题不同,祖宗像在于修补、全色和接笔,以使其恢复缺失的画面和画意。《洛神图》在于拼接和全色使断裂处复原完好。通过两张作品,我能够更好的去总结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当面对一张需要修复的书画时,我们更多的像书画医生,研究病因,制定方案,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尽最大努力规避修复过程中的风险,最小程度的去干预画面,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使书画作品更好的保存和传承下去。时光荏苒,十分感谢大学四年来刘老师的辛勤指导以及学长在此修复过程中对我的帮助。努力在日后的时间里更好的提高修复的水准,能于更多等待修复的书画进行对话。 指导老师:刘金库 图文:张建凌编辑:李葭 审核:刘金库校对:张建凌 出品:天津美术学院修复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yy/7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成都49中门前那一朵朵罪恶的康乃馨
- 下一篇文章: 一曲古琴欸乃琴韵悠长,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