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孝,比康乃馨更感人
白癜风饮食禁忌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716/5546404.html 今天,有一份独特的浪漫和祝福,是送给天下所有母亲的。 在这一天,当走在这世间,除了红色康乃馨,我们会不会邂逅什么美丽的故事呢……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清晨,当佛陀的弟子阿难尊者在佛力的加持下托钵进入王舍城乞食时,他见到了一件感人的事:城里有一位婆罗门青年,恭敬地孝养他的父母,但因家业衰败活不下去了,就用担子挑着自己的老母亲,挨家挨户地乞讨饭食,当他得到甘美的果蔬,就恭敬地捧奉给母亲,如果得到不好吃的食物、蔫了的瓜果,他就自己吃。阿难尊者见了这种情形,就由衷地欢喜赞叹道:“善哉善哉!善男子呀!像这般供奉父母的行为可真是奇特难遇呀!” 听到阿难尊者对婆罗门孝子发自内心的赞叹,有一位外道修行人很轻蔑地诘难阿难说:“你的师父瞿昙(佛陀的姓氏)和他的弟子,总是自夸慈悲仁善有大功德,其实徒有虚名却并无实行。你那师父不过是个恶人罢了,才生下来七天,母亲就死了,他岂不是恶人吗?又偷偷逃出皇宫,害得他父王因此而苦闷发狂,迷闷昏厥倒在地上,不得不用冷水泼脸,过了七天才苏醒过来,悲痛地大哭:‘我如今为何失去了亲生的爱子呀!’他嚎啕大哭,悲不自禁地喊着,‘整个国家都是属于你的呀!我只有你一个儿子,你为什么抛下我而跑进深山去了呀!’你的师父如此不念恩义,只顾自己奔向前去,可见就是个不孝之人。他的父王为他建造宫殿,纳娶妃嫔,他却执意不行夫妻之礼,而令父亲愁恼无比,由此可见他就是个不知报恩之人。” 阿难听到这话,心生惭愧。乞食完毕回到佛的住处,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后站在一边,合掌请问佛:“佛法之中,到底有没有孝养父母这回事呢?” 佛问阿难:“是谁叫你这样发问的呢?是天神、人、非人呢,还是你以自己的智慧来向我发问的呢?” 阿难就把在王舍城中遭到诘难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佛。 这时候,释迦牟尼世尊和颜悦色地展露微笑,从脸上放出五色大光明,为大众宣讲了一部《大方便佛报恩经》。 作为佛的弟子,听闻了这部经自然就知道了佛陀的大孝。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佛陀本人以及佛弟子们孝母的故事。 悉达多太子“不孝”背后真相在悉达多太子舍家弃欲出家的“不孝”背后,是有一些感人的真相的。 第一个故事,是佛陀和母亲摩耶夫人的故事。 摩耶夫人诞下太子七日后就去世了,往生到忉利天。摩耶夫人为什么能投生天界?正是因为她生下了一位注定要做人天大导师的贵子,是凭着这份大福德而往生天道的。 据《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讲,佛陀成道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却始终没有究竟度脱自己的母亲。虽然摩耶夫人在天界享福,但佛陀明白,只是让母亲享福并不能完全报答母恩,因为天福享尽之时,仍要轮回甚或堕落恶道,所以这样的报恩并不究竟。 于是,就在佛陀八十岁行将入灭之前,再次想念起母亲,便亲自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讲经说法三个月,希望她能在福中启慧,种下成佛的善因,能于天道中再超三界。 第二个故事,是佛陀和养母摩诃波阇波提(大爱道比丘尼)的故事。 摩诃波阇波提是佛陀的姨母,由于佛陀出生七天母亲即去世,由姨母抚育成人。佛陀成道后,摩诃波阇波提几度苦苦恳求出家修行,最终满愿,成为僧团中的第一位比丘尼——大爱道比丘尼,并证得阿罗汉果。 在佛陀入涅槃前,大爱道听到比丘们说:“再过三个月,佛陀即将在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进入涅槃。”于是,大爱道来到佛陀的座前,禀白佛陀:“佛陀!听说您再过三个月就要涅槃了,我不忍心看见佛陀与阿难涅槃,惟愿佛陀听许我先涅槃。”佛陀默然许可。 大爱道比丘尼涅槃后,佛陀对阿难、难陀、罗睺罗说:“你们抬起大爱道的遗体,我应当亲自供养。” 这时,释提桓因及三十三天的天人也都来到毗舍离城,他们知道佛陀的心念,便趋前禀报佛陀:“惟愿佛陀不要亲自劳神,我们应当供养大爱道的遗体。” 佛陀说:“不!不!天王!我自知时宜,这是我所应做的事,不是天、龙、鬼神所能代劳的。父母生子,哺乳怀抱,养育恩重,为人之子应当报答父母的恩德。过去诸佛的生母先涅槃,过去诸佛都亲自为生母火化;未来诸佛的生母先涅槃,未来诸佛也都将亲自为生母火化。因此,我应当亲自供养大爱道的遗体,这不是你们所能代劳的。” 于是,佛陀亲自抬起安放大爱道遗体床的一脚,难陀、罗睺罗、阿难也各自抬起床的一脚,前往坟场,并由佛陀亲自举起旃檀木,放在大爱道的遗体上,完成了火化供养。 第三个故事,其实应该是“父亲节”的故事,是佛陀和父亲净饭王的故事。 据《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记载,佛陀悟道后四处弘扬佛法济度众生,年迈的净饭王一直渴望见到儿子,终于有一次,佛陀在众弟子的陪同下回到迦毗罗卫国,为父亲数度讲经说法,其后净饭王即见佛道而证得三果。 净饭王临终躺在病床,佛陀再度为他开示三皈依法,净饭王即证阿罗汉果,因而得度。父亲圆寂后,佛陀尽职孝道,亲自抬棺,为世人以身作则。 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耶说法据《杂宝藏经》记载:佛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我现在要前往忉利天,结夏安居,为我母亲说法。你们这些比丘中谁愿意可随我前去。”说完这样的话以后,佛便当即去了忉利天宫。 在一棵树下夏安居,为摩耶夫人和无量天人说法,众人都获闻到了真谛。佛陀回到阎浮提后,这些比丘们说:“稀有难遇的世尊,您能为了自己的母亲,在九十天里住在忉利天。”佛陀说:“不光是现在,我在过去世时,也曾为母亲拔除痛苦烦恼的事情。”当时那些比丘们问:“那世尊过去世是做了什么呢?” 佛陀说:“那是在往昔很久远以前,雪山脚下有一只猕猴王,麾下有五百猕猴。当时有一位猎人,张网捕住了它们,猴王说:‘你们现在小心谨慎不要害怕,我去为你们弄破这张网,你们大家跟着我逃出去。’当时猴王弄破了网,大伙儿都逃了出来,只有一只老猴,背着儿子跌跤,掉落深坑里。猴王寻找母亲,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个深坑,来到边上一看,见到他母亲在下面。对众猕猴说:‘大家各自用尽自己的力气,共同让我的母亲出来。’当时这些猕猴互相捉住尾巴,才来到大坑的下面,拉出了母亲,使她脱离了苦难。 何况我现在为母亲拔除苦难。那时救母出深坑的苦难,现在又救母亲出三恶道的苦难。”佛陀又告诉比丘们:“帮助父母,有极大的功德,我因为救母,得世世无难的善报,最终成佛。所以因为这个原因,你们这些比丘,也应当努力孝顺供养父母才是。” 地藏王菩萨救母的故事佛陀在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讲的是哪一部经呢?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部经被称为佛门的孝经,不仅是佛陀本人孝心的表现,也是当机者地藏王菩萨大孝的展现。 经中讲了菩萨在因地做婆罗门女和光目女时救母的故事。 婆罗门女通过供养三宝,超度堕落地狱的亡母升天之后,在佛像前立弘誓愿,尽未来际,广度罪苦众生,令得解脱。 光目女也是对堕落地狱的亡母发大孝心,通过供养三宝,予以救拔。听闻已经蒙她超度而投生为自家婢女之子的母亲讲述在地狱中所受的痛楚,念及母亲当生下贱短命,她忍不住号啕大哭,对着虚空发大誓愿:“愿我母亲,永脱地狱,活完十三岁后,再无重罪,也不再经历恶道。祈请十方诸佛,慈哀怜愍,听我为母所发的广大誓愿:若得我母亲,永离三途,永离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那么就愿我从今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在之后百千万亿劫中,对一切世界中,所有地狱及三恶道中所有的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一定要到这些罪报之人全都成佛,我然后方成正觉!” 由此可见,地藏王菩萨正是因为孝心而成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这个大愿,正是他遍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母亲而发起的。 宗赜禅师念佛度母据《净土圣贤录》记载:宋代长芦宗赜禅师,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陈氏寄住舅家,把他抚养成人。成人后的宗赜禅师才学渊博,二十九岁那年出家了,精通教理。 后来,他做了长芦寺的方丈,但是他没有忘怀他的母亲,就把母亲接到寺院住,劝他母亲念佛求生净土。 他母亲刚来念佛还念不下去,天天想回老家,想家亲眷属,而且一见面就跟儿子谈那些世间的话。宗赜禅师干脆就故意不跟她见面,就让她念佛。这样劝勉了三年之后,他的母亲才开始好好念佛,在寺院念了七年佛,最后预知时至往生。 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对“孝”有云:“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像宗赜禅师这般念佛度母,就可谓是“大孝之大孝”的典范了。 通过这些故事便可知道:有一种孝,叫做“佛门大孝”,又叫做“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 作为大乘佛子,当我们发起了无上菩提之心,踏上菩提之路,目的就是要行最大的孝道,令法界一切老母有情永离二种生死之苦,永享涅槃大乐。值此佳节,恳请一切有缘者同诵十声佛号回向法界一切老母有情,祝愿他们现世得安乐,临终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毕竟速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订阅号: 江西庐山东林寺 内容:动态、实修 投稿邮箱: donglinjd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yy/7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鲜炖燕窝买送,还送康乃馨这个母亲节
- 下一篇文章: 应对宝宝红屁屁,这两点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