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http://nb.ifeng.com/a/20190611/7453135_0.shtml Zhong 中 Kao 考 Jia 加 You 油 金榜题名旗开得胜 中考加油 富顺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二) 试题总分:分 考试时间:分钟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36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诘难(jié)伫立(zhù)孜孜不倦(zī) B.干瘪(biě)诡谲(jué)铢两悉称(zhū) C.拮据(jū)狡黠(jié)哗众取宠(huá) D.筵席(yán)寂寥(liáo)浮光掠影(lü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鞠躬掂量庶竭驽钝如坐针毡 B.顷刻要决战战兢兢千均一发 C.隐匿笑窝蹑手蹑脚血雨星风 D.喷搏径自不屑置辩高谈阔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B.“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便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C.幸福是最珍贵的葡萄美酒,但对低级趣味的人来说,就味同嚼蜡了。 D.近段时间以来,高中学籍档案造假、冒名顶替上学等事件不断被披露出来,一些知名媒体对此穷追猛打,吹毛求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考生考试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B.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玲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 D.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会读书,不仅需要搭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__________这种方法会让你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读书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①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思维导图,就可以从全局把握一本书。 ②你可以设想自己就是作者,他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③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整理作者的思维框架,画个思维导图。 ④合上书本,思考一下,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⑤你也要锻炼用一句话把作者的思想用更适合你自己的方式重新表述出来。 A.②④③①⑤B.②④③⑤① C.③②④①⑤D.③②④⑤① 6.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变色龙》的作者是莫泊桑,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 C.《乐府诗集》是一部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木兰诗》《十五从军征》均出自这部诗集。 D.《海燕》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 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②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 ③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④日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多种作物中,有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 ⑤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到达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⑥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竟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⑦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这不仅可以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摘编自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传粉动物对于人类生存十分重要,它们生产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 B.实践证明,通过蜜蜂传粉,能够使农作物生产全部增产10%以上。 C.蜜蜂数量能够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少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不好。 D.自然界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然风传粉,一是昆虫传粉。 8.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思路,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 B.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蜜蜂虽然微小,但它的贡献却很大。 C.最后一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意在说明蜜蜂从地球上消失后,地球上的粮食只够人类生活4年。 D.第④段中的“粗略统计”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不是准确计算。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相比,其直接产值对人类而言已经毫不重要。 B.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的生态系统最为重要。 C.在蜜蜂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传粉远远比酿蜜对人类要重要得多。 D.没有蜜蜂的传粉,自然界的生物链将会中断,这对生态系统将是一场灾难。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广(李广)既从大将军青(卫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汉武帝)诫,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气不好),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赵食其)合军出东道。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民欲也(愿望)B.尉果笞广(用鞭、杖或竹板打) C.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暗中)D.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一起) 1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B.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C.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D.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谋事的睿智。 B.李广二十来岁就开始与匈奴作战,所以特别想当先锋,与单于拼死一战。 C.“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D.大将军卫青、右将军赵食其、前将军李广都是此次与匈奴作战的汉朝将领。 第Ⅱ卷(共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25分) (一)文言翻译(8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分) (2)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 韦应物? 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5分) (1)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 (2)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4)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5)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15.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4分)? (二)默写名句名篇(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散入珠帘湿罗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浊酒一杯家万里,。(辛弃疾《渔家傲?秋思》) (4)树绕村庄,。(秦观《行香子》) (5)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6)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8)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五、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纸上留香包利民 ①记得多年前,在舅舅家的墙上看到一幅字画,四个篆体大字“梅馨入梦”,虽然当时尚是冬天,我们那里也没有梅花,却依然从四个字间感受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香气。那不是墨香,而是少年的心中第一次生发出来的意境和想象,从此那四个字便印在了我的心上。 ②读初中时,有一阵子很盛行一种带有香气的信纸。那时我们常常写信,或是给远方的亲友,或是在杂志上看到的作者,而且那些好看且带有香味的信纸,被折叠成不同形状,蕴含着不同的意思。那时也曾收到过这样的信,展读之际,淡香盈然,伴着字里行间的温暖,心儿便无比的宁静和欣喜。 ③现在想来,那是纯真年代最朴素的一种香味,却是遥远得不可追溯。回忆那些书来信往的时光,即使是最简单的信纸最简短的问候,也在生命中氤氲着无尽的香气,淡雅悠长,一如那些如月澄澈的年华。那些写满思念与思绪的信,就像我们的青春一样,一去不回。在这个通讯没有距离的年代,我们失去了等候的味道,也失去了在小窗前在阳光下,捧读远方来信的芬芳心境。 ④后来读书渐多,知道了唐代女诗人薛涛,也知道了她发明的“薛涛笺”。那是一种深红色的纸,可写信,亦可题诗。又叫“浣花笺”,就像李贺诗中说,“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想来就让人神飞无限。我觉得,薛涛制于浣花溪畔百花潭边的红笺,虽美在其色,更重要的,是其所蕴清馨,未题字句而先成意境,所以历来为人所钟爱。 ⑤中学时有一阵子疯狂迷恋上书法,因为当时有个老师是书法家,给我们看过他的不少获奖作品,毛笔字各体皆佳,一下子镌进心里。当时有几个伙伴一起练,找来许多旧报纸,闲时便写,乐此不疲。那时满室充盈着墨香,还有我们欢快的笑声。随着学业的加重,书法渐渐地远去。闲来写上几笔,却是无由的烦躁。那么多年过去,有时想起曾经泼墨挥毫的岁月,便有着一种沧桑感,我知道,我不可能再有那么单纯而无忧的心境。也许,在走过的成长之路上,除了悠悠的墨香,什么也没有留下。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当年一起练书法的同学的博文,她却是迥然的心境,她写道:岁月和心情都远去,可是,我却没有辜负当年的那些旧报纸。 ⑥没有辜负当年的旧报纸,是啊,那些纸上,曾写下我们多少青春的梦想,留下我们多少稚嫩的情愫,一如初开的花儿,清香满溢。那些香气,那些梦想,那些时光,只有曾经的旧报纸知道。 ⑦有一次在一家旧书店买回一箱子书,翻看时才发现,其中竟混有一个古老的日记本,塑料皮儿,中间还有彩色插画。上面的字迹已经变色模糊,就像隔着岁月的尘烟。便饶有兴致地阅读,那是一个女生的日记,记录着少年的心事,多么简单的时光,多么朴素的成长。是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是用笔来和自己说话,对着日记,将满腹之言倾吐。于是想起自己曾经记过的几十本日记,它们就放在故乡的老家里,那一刻,有着一种回头看看的冲动。 ⑧前一阵子回老家,翻箱倒柜地找自己的那些日记,却是杳无踪迹。可能父母搬家时,不知失落于何处。满心的怅然失落,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现在,想从当年的心事中重温一遍成长也空如一梦。那些年留在日记上的字,也会有着一种香气吧?就像偶然得到的那本女孩的日记,虽隔着漫长的岁月,却依然洇染着我的心境。我希望,我的那些日记,也会偶尔温暖一个人的回望,好能在这个纷扰嘈杂的樊笼里,感到丝丝的清凉。 ⑨忽然发觉,似乎已经许久不曾提笔写字了,习惯了触摸键盘的手,对纸笔有着畏惧与陌生。那个夜里,偶然一梦,自己仿佛还是少年时,拿着毛笔在旧报纸上写字,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开出了一朵花,就像当年那些纯真的笑颜,于是梦里一片芬芳,于是醒来时的眼中心上,有着浅浅的濡湿。 (选自年3月《做人与处世》) 1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作者用深情的笔调回忆了青少年时期的几件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B.第①段文字写年少时在舅舅家看到“梅馨入梦”四个字,是为了说明梅花是馨香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呼应文题,引出下文对青少年时光的回忆。 C.第⑧中“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对父母搬家时遗失了自己日记的不满和怨恨。 D.第④段插写了“薛涛笺”的来历及其清馨的意境,丰富了“留香”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E.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暗含文章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18.“纸上留香”主要写了关于“我”的四件事,请在横线上填写内容,把事件补充完整。(4分) (1)多年前,舅家的字画笔墨香;(2)初中时, (3)高中时,;(4)几年后,寻找失落的日记,追忆青春的馨香。 19.结合语境,赏析下面语句。(4分) 没有辜负当年的旧报纸,是啊,那些纸上,曾写下我们多少青春的梦想,留下我们多少稚嫩的情愫,一如初开的花儿,清香满溢。 20.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梦境”在文中的作用。(4分) 六、名著阅读(8分) 2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艾青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诗歌总是充满了“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浓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B.《水浒传》采取先总后分的链式结构,记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在这里,她爱上了男主人罗切斯特,虽地位悬殊,她却敢于追求爱情,因为她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但当她知道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还活着时,放弃一切,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因为她要的是一份有尊严的爱。。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他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他在省城要看贡院①,不想才到天字号②,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扶着他立了起来。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①他是《儒林外史》中的(人名)。(1分) ②他见到天字号和号板,为什么要一头撞死?他和范进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七、作文(63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3分) (1)题目:请以“不负春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字,最多写满格。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心情不好,抱怨阳光不够灿烂;家境不好,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好爸爸;比赛成绩不理想,抱怨评委不具慧眼……生活中有无尽的抱怨,但抱怨只能放大烦恼,于事无补,不如学会去改变自己,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抱怨生活中太多的曲折,生活将变得美好。 要求:①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所阐述的道理,从不同角度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字,最多写满格。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C2.A3.D4.C5.A6.B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7.D8.C9.A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0.D11.B12.A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分)况且壮士不死则罢,死就要留下大的名声,王侯将相难道就有天生的贵种么? (2)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4分) 李广当时也清楚这些情况,但他还是一再向卫青请求。 14:ABABB 15.?答:“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的景象。)(1分)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1分)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叠词富有节奏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2分) 16.(1)狐裘不暖锦衾薄(2)马作的卢飞快 (3)燕然未勒归无计(4)水满陂塘 (5)直挂云帆济沧海(6)肯将衰朽惜残年 (7)老骥伏枥(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7、B、C 18、(2)书信往来的信笺氤氲着香气 (3)旧报纸上练书法充满墨香 19.(4分) 运用比喻,(1分)将纸上写下的青春梦想、留下我们稚嫩情愫比作花儿,清香满溢。(1分)表达了作者对高中时期那段泼墨挥毫岁月的留恋和回味。(2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20.(4分) 结构上:以“梦境”总结全文,(1分)深化文章中心,(1分)内容上:表达了“我”对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1分)以及对许久不曾提笔写字感到怅然若失。(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六、名著阅读(8分) 21.B 22.(1)周进 (2)周进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所以想一头撞死。(2分) 两人都醉心于功名,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都半生潦倒,受人欺凌和嘲笑侮辱。两人都是晚年中举,飞黄腾达。(2分)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yy/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