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网站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3063.html

彝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也称“尊彝”。铭文就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说明原由、纪念或祭祀的人物、事情等。

以下是国家图书馆所藏的部分陈介祺藏三代彝器(食器·簋)铭文拓片。供大家鉴赏。

一、食器·簋铭文拓片

01殷小子簋

出土于陕西省岐县礼村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器腹底部有一篇记事铭文,共15字,含和文3字

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乙未。卿事/易(赐)小子贝/二百。用作父丁/尊簋。

铭文影响:从铭文可知,铸簋人是“小子簋”。铭文字体圆润,凝重,工整。

02西周早期 天亡簋

出土于陕西省岐县礼村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通高24.2厘米,宽18.5厘米,口径21厘米,座高9.8厘米

天亡簋的器腹内,刻有铭文8行、共78字(合文1字)。

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乙]亥。王又(有)大豊。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又(佑)王。/衣(殷)祀于王不(丕)显考文王。/事喜(糦)上帝。文王才(在)上。丕/显王作眚(省)。丕肆王作庚。丕克/乞衣(殷)王祀。丁丑。王卿(飨)。大宜。王降。/亡爵橐。唯朕/又(有)蔑。每(敏)扬王休于尊白(伯)。

铭文影响:铭文字形参差错杂,变动不居,在拙朴散乱中显示运动与和谐之美,有轻有重的笔画在某种程度上有自然书写带来的笔墨痕迹。其铭文用韵协调,开创了千古辞赋先河,也是我国韵文的最早表现形式。

03西周中期 己(纪)侯簋

出土于山东省寿光市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通高19.4厘米,口径17.7厘米盖器间铭文为13字铭文及释文如下:释文:己(纪)侯作姜/萦簋。子子孙/其永宝用。铭文影响:记载了当时贵族女儿出嫁时的陪嫁品。有助于认识这些汉字的构形原理,有助于揭示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04西周晚期 颂簋

出土于陕西地区

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

颂簋的腹内和盖内都铸有铭文,内容相同,

各15行字,另有重文2字

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昭宫。旦。王各(格)大/室。即立(位)。宰引右颂入门。立/中廷。尹氏授王令书。王呼/史虢生册令颂。王曰。颂。令/汝官司成周贮。监司新造/贮用宫御。赐汝玄衣黹纯/赤巿朱黄、銮旂、攸勒,用事。/颂拜稽首。受令册佩以出。/反(返)入瑾璋。颂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考龏/叔皇母龏姒宝尊簋。用追/孝祈匄康纯右(佑)。录永/令。颂其万年眉寿无疆。畯/臣天子。霝终。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影响:颂簋的铭文无论是上下还是左右,都成列成行,布局整齐,字也写得很规范。特别是从字的大小均匀,笔划的粗细一致,起笔停笔不露锋芒,笔划转折处作圆弧形这几个特点看,都是西周后期的风格,它和商代晚期到西周前期那种字的大小常不相同、起笔收笔多尖锐出锋、笔画转折处多作方折的所谓波磔体的青铜器铭文有了明显的区别。颂簋上的这种铭文是金文最成熟的形态,是西周王室所使用的标准书体。

05西周晚期 函皇父侯簋

出土于上康村窑藏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铭文字数,盖、器同铭,各34字通高24.8厘米,口径18.5厘米,腹深12厘米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圅皇父作琱妘盘盉尊/器。簋具自豕鼎降十又/簋八。两罍两壶。琱妘/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影响:有铭文“函皇父”字样,而根据铭文内容相互印证,可以说明这些青铜器均为函皇父其人所做。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教授指出:依据铭文所写,函皇父为女儿制作的礼器是成套的。

二、食器·鼎铭文拓片

01西周早期 厚趠方鼎

出土于宋朝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通高21.3厘米,口部纵长13.3厘米,口部横长17.5厘米内壁有铭文5行34字铭文及释文如下:释文:唯王来各于成周/年。厚趠有(馈)于/溓公。趠用作氒/文考父辛宝尊/。其子子孙永宝。铭文影响:铭文记载,天王来到成周之年,厚趠得到了上司溓公的赏赐,便制作了这个鼎来祭祀父亲辛,并希望子子孙孙能永远珍爱。铭文的最后一字,现在一般认为是厚趠家族的族徽。根据这个族徽和厚趠的父亲名辛这些证据,一般认为厚趠家族是商的遗族,入周后继续保留着一些商的传统。

02西周晚期 毛公鼎

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公斤鼎内壁铸有铭文,32行,近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王若曰。父。丕显文武。皇天引/猒(厌)氒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闬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氒命。亦唯先正(乂)氒辟。恪谨大命。/皇天亡斁。临保我有周。丕巩(共)先王配命。/敃(旻)天疾畏(威)。司余小子弗彶。邦将害(曷)吉。四方。大/从(纵)不静。乌(呜)虖(呼)。余小子圂湛于艰。永巩(共)先/王。王曰。父。[今]余唯肈(肇)巠(经)先王命。命汝(乂)我邦/我家内外。惷于小大政。(屏)朕立(位)。虩许上下若否。/雩(与)四方。死(尸)母(毋)童(动)余一人在立(位)。引唯乃智(知)余/非。庸又(有)闻。汝毋敢妄(荒)宁。虔夙夕。惠我一人。/雍我邦小大猷。毋折。告余先王若德。用仰卲(昭)皇天。申大命。康能四国。俗(欲)我弗作/先王忧。王曰。父。雩(越)之庶出入事于外。尃(敷)命尃(敷)/政。艺小大楚赋。无唯正昏。引其唯王智。乃/唯是丧我国。厤自今。出入尃(敷)命于外。氒非/先告父。父舍命。毋又敢惷。尃(敷)命于外。王/曰。父。今余唯申先王命。命女(汝)亟一方。(宏)/我邦我家。汝顾于政。勿雍建庶。母(毋)/敢龏。龏乃敄(务)鳏寡。善效乃友正。母(毋)/敢湎于酒。汝母(毋)敢坠在乃服。夙夕。敬念王/畏(威)。不睗(易)。汝毋弗帅用先王作明刑。俗(欲)汝弗以乃辟圅(陷)于艰。王曰。父。巳曰及兹卿/事寮大史寮于父即尹。命汝司公族。雩参有司、小子、师氏、虎臣。雩朕亵事。/以乃族干(扞)敔王身。取卅寽(锊)。易(赐)汝鬯一卣。/祼圭瓒宝、朱巿、悤黄、玉环、玉、金车、/朱(鞃)、虎冟(幎)、熏(纁)里、右厄(轭)、画、画、金/甬、错衡、金歱(踵)、金豙、(约)(盛)、金簟弼(笰)、鱼箙、马/四匹、攸勒、金、金膺、朱旂、二铃。易(赐)女兹剩。/用岁用政(征)。毛公对扬天子皇/休。用作尊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影响:至西周中、晚期,一大批镌刻铭文的青铜器,一二百字乃至几百个字,应运顺势而生。《公毛鼎》以铭文字数最多列于金文之首。此器件简约大方,古朴厚重,实为鼎中之珍。当然耀眼争辉的铭文,更是十分了得,那圆浑而古朴的风格,开阔沉雄的气度,婉约畅达的笔致,圆融灵动的篆势,彰显名品风范,堪称金文书法一绝。

三、酒器·爵铭文拓片

01殷 父丁爵

出土于王岗区郑小庄现藏于洛阳龙门博物馆通高21厘米,腹深10厘米,三棱形三足高8厘米内腹壁阴刻"父丁"铭文铭文及释文如下:释文:父丁铭文影响:铭文用于表述爵的主人之身份地位。此爵造型高古,纹饰简美,品相完美。属西周时期难得的青铜器珍品。堪称“国宝”。

02殷 父戊爵

出土于新乡市辉县诸丘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通高23厘米流外侧有铭文"父戊"铭文及释文如下:释文:父戊铭文影响:此爵的流与柱上分铸的铭文构成完整的内容,这在爵中十分少见。

03殷 徙父癸爵

出土于金寨县斑竹园出土现藏于金寨县文物管理所高25.1厘米,长22.5厘米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徙父癸

铭文影响:此件典型青铜爵,发现的几个西周“父癸”器,基本上都是晚商文化的继承,青铜器拥有者或做器者可能都是殷遗民,其署名风格也是商式的。

四、酒器·角铭文拓片

01殷 宰椃角

传出土于河南安阳

现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院

通高22.5厘米,约重1.1公斤

该宰椃鋬内铭文二字,腹内壁铭文五行三十字

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庚申。王在东门。夕。/王各。宰椃从。/赐贝五朋。用作父丁/尊彝。在六月。唯王/廿祀羽又五。/册。

铭文影响:在青铜器上铸造多字铭文为器主铭功记德的传统始于晚商,盛于西周中晚期。商代青铜器中带铭铜器数量较少,且大多为族徽性质的单字铭文,带有长篇铭文的商器非常罕见。

02殷 陆册父乙角

出土于河南信阳河港乡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通高27厘米,口长20.3厘米,口宽9.8厘米,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陆册父乙

铭文影响:由于青铜角流行的时间短,仅见于商末周初,出土器物较小,加之这件父乙角铭文清晰,制作工艺、纹饰均佳,显代得弥足珍贵。

六、乐器·钟铭文拓片

01西周中晚期 楚公钟

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周原博物馆通高33.4厘米,甬长11.9厘米,铣间18.6厘米,鼓间13.9厘米,舞修15.5厘米,舞广13厘米,重8克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楚公自铸/钟。孙孙子子其永宝。

铭文影响:楚公家自己铸造的锡钟,子子孙孙都要永远把这个钟好好宝藏。

释文:楚公自铸/钟。孙孙子子其永宝。

铭文影响:楚公家自己铸造的锡钟,子子孙孙都要永远把这个钟好好宝藏。释文:楚公自作宝大/钟。孙子其永宝。铭文影响:楚公家自己制作得宝贝大?钟,子子孙孙都要永远把这个钟好好宝藏。

02西周厉王晚期 虢叔旅钟

出土于陕西长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通高:65.4厘米,銧距:36厘米,鼓距:26.6厘米,重:34.6千克铭文及释文如下:

释文:皇考威义(仪)。御/于天子。卣(由)天子多/赐旅休。旅/对天子鲁/休扬。用作朕。

铭文影响:这是虢叔旅以父亲的名义,代死去的父亲惠叔作了这套编钟。以向父亲当年服务的主人周天子,报答和宣扬天子给予的众多恩惠。并希望父亲惠叔,以叮叮咚咚的编钟敲击声,给虢叔旅从天而降许多福气,旅的后代子孙,万年永远宝藏这些钟,用来祭享祖先。

03西周晚期 井人钟

出土于陕西扶风齐镇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重:克铭文及释文如下:释文:井人曰。盄(淑)文祖/皇考。克质(哲)氒德。得纯/用鲁。永终于吉。不/敢弗帅用文祖皇考。铭文影响:铭文渐短,字形大小及布白参差错落,率真稚拙,没有一字是涉及乐律方面。

当然,青铜器并不仅有上面几大类,仅食器,就有鼎、鬲、甗、簋、盨、簠、敦、盏、豆、铺、盂、盆、匕、俎;酒器,有爵、角、觚、觯、鍴、杯、壶斝、卣、彝、觥、尊、罍等;水器,有盘、盉、匜、鉴等;乐器,有铙、钟、镈等;兵器,有戈、戟、矛、刀、剑等。此外还有用器,农具、工具、度量衡、马器、符节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hy/1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