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nb.ifeng.com/a/20190821/7612844_0.shtml

民国及以前,文人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结构并非单一,由于以文取士,凡能进入中上流阶层的人,大多有文名。在这个群体中有官吏、学者、思想家、艺术家等等,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甚深。在文人留存的书法中,他们多“志于道,游于艺”,修养是基石,笔墨是性情。他们的高洁在于追求与行动的和谐,与美同行,涵养灵心慧智。

春拍书画部分,集得文人雅士书作多种。如“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中征得李渔《隶书五言联》,谪凡是明清之际文人生活的代表,寄情于书籍、戏曲多方便的研究,其书传世极为少见,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用笔的徐驰有秩;胡适《行书杜甫羌村诗》,适之先生可以说是不以书见长,其书字里行间洋溢着现代文学的韵味,见适之之作,多为小品,如此大幅横作诗词,近年颇为少见,是适之书法的代表作品之一;蔡元培《行书七言联》,先生盛名之下,此作确为“的笔”,弥足珍贵。“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启功年作《行书张旭桃花溪》,先生晚岁为书所累,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先生能诗、善画、平生笔耕不辍,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后的文人,见先生超长的艺术才华;章士钊年作临《圣教序》。再如“欣赏历代奇——中国历代法书墨迹”专场中:熊希龄行书《春晓》;胡适行书辛稼轩《西江月遣兴》、蒲松龄行书《聊斋诗兴咏菊诗》、赵之谦《刻书帖及时事札》,“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张宾鹤的行书扇面,皆以反映文人之精神面貌。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这正是文人笔墨最好的写照。

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

Lot

李渔隶书五言联

尺寸:80×21cm×2

材质:水墨纸本

形制:立轴

款识:湖上笠翁李渔。

钤印:湖上老渔(白)、笠翁(朱)、系结陇西(白)、老桂山房(白)

鉴藏印:廷俊心赏(朱)、两餐一宿清事民(朱)、江都桑氏珍藏(白)

出版:1.《新华日报》新华艺坛年5月14日。

2.《如皋文史》封面,如皋市政协出版,年。

3.《李渔文化》第-页,上海印书馆,3年。

4.《李渔全集》,线装书局,6年。

释文:江湖归白发,诗画醉红颜。

来源:本拍品直接得自于陶白家属。

说明: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桑宝松、原江苏省宣传部部长陶白递藏。

估价RMB,-1,,

1.桑宝松(-)江苏扬州人。名愉,字保松,又作宝松,号阿松、无咎、若木、吾久等,以字行。斋馆名有:乐观楼、饮瘿瓢馆、建宁券室、夜识庵、平安草堂等。为扬州印坛名宿蔡巨川(易厂)先生的入室弟子。世人所谓江苏印坛三宿者,是一位对书法篆刻事业和地方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名人,得到海内外书法篆刻名家的广泛赞誉。

2.陶白(-),本名谢祖安,江苏江阴人。早年毕业于上海政法大学。抗战初期即成为抗大五分校著名教授,与夏征农、薛暮桥齐名。

家藏清李渔对联『江湖归白发,诗画醉红颜』

今年是李渔诞辰周年。家父(陶白)曾收藏有李渔的一副对联。父亲晚年时,对联就挂在他的书房,常年陪伴着他。父亲是文化人,也是收藏家,藏品多是古代书法绘画,尤以书法为丰。这些字画连同瓷器、砚台、古墨、香炉、雕件等等都分期分批捐给了南京博物院和江阴博物馆。父亲去世前给我们兄弟姊妹每人留下几件东西作纪念。我选了这副对联。

对联不大,每联宽21公分,高81公分,两句十字:『江湖归白发,诗画醉红颜』,隶书;『诗』字是言旁加『之』,略似『土』形,是隶书的写法。落款『湖上笠翁李渔』,行书。上联盖二章:『老桂山房』,『系结陇西』;下联钤二印:『湖上老渔』,『笠翁』;下联下端有两章,为『廷俊心赏』、『两餐一宿清事民』,风格与其它印章不同,印泥颜色也有差别,疑为后人所加的收藏章。上联下端盖有『江都桑氏珍藏』章,这是桑宝松先生的印记。

中国古代很多文人都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兼收并蓄的学养,这与孔老夫子讲究六艺的教育传统不无关系,但像李渔这样能够包罗万象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是罕见的。赵文卿先生称他一身集二十四家,在戏剧、音乐、小说、书法、篆刻、绘画、诗词、对联、音韵……几乎当时雅俗文化的所有方面他都有研究也有成就,在二十四家之外,他在养生、美食、茶道、美容、服饰、古董、启蒙教育、园林建筑和器具设计发明等方面也都有造诣。当今中国你说有几个这样的可人儿?

李渔一生著述有五百万言之多,但留传下来的手迹还不多见,研究这副对联给了我们一个以管窥豹的机会。

康熙五年和六年,大文豪李渔五十六七岁,受地方行政长官陕西巡抚和甘肃巡抚的邀请游历陕甘,追捧他的文学粉丝知道此公乃是旷世情种,特地选了两个女孩子送他做小妾。两女天生丽质,禀赋过人,经过培养熏陶,很快成为李家戏班的当家花旦和小生,『歌容舞姿,当世鲜二』,是李渔戏曲事业的知音和得力助手,被李渔比作卓文君、朝云、樊素之流。然而天不假年,仅仅几年后两人先后夭逝,李渔悲痛欲绝,几乎精神崩溃,其事业也江河日下,不久以后也撒手尘寰。那真是一段荒谬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前几年北京人艺推出一台话剧《风月无边》,诗意地再现了李渔的戏曲生涯,剧中濮存昕出演李渔,徐帆等扮演雪儿、霁儿,雪、霁的原型就是姓乔和姓王的这两位姑娘。古代陇西包括甘肃东南部和陕西西部的一片区域,李渔一生中游历陕甘仅此一次,『系结陇西』这枚印章显然就是纪念在那里系结姻缘,而且很可能就出自擅长篆刻的李渔自己之手。

那年从西北回到金陵后,李渔在秦淮河畔重造居所,亲自设计监工,建成了著名的芥子园,其地约在今天夫子庙南白鹭洲一带。芥子园虽三亩不到,却萃取天下园林精妙,绘成了一幅立体山水画:板桥茅舍、曲径廻廊、舞榭歌台、流泉飞瀑、茂林修竹、芳草名花、游鱼鸣禽无不包容,真是把大千世界纳入了一粒芥子。那时李渔年届六十,差不多该是满头白发了,笔者推测,对联就是他这个时期所作。联中的红颜想必是指李家戏班的一帮演员和姬妾,尤指乔、王二姬。对联中只有『湖上笠翁李渔』的署名,没有题赠,可见并非应酬,而是抒发性情、聊以自赏的作品。

纵观李渔起伏颠沛的一生,住在芥子园的这几年是他最兴旺、也是最幸福的时光。你看,『江湖归白发,诗画醉红颜』—活脱脱的一幅生活自画像,何等的得意和潇洒!

李渔长于隶书,这副对联正是隶书,字体很扁,几乎到了极限,似乎在暗喻社会和生活的沉重,直要把人压扁。但李渔是不甘心被压扁的,他偏要在人生的夹缝中展转腾挪,偏要潇洒走一回,这样的李渔就写出了这样的字体,在沉稳中求洒脱,于凝重里现放达。对联上『系结陇西』、『湖上老渔』、『笠翁』等印章可以推测为李渔本人所治,也都浮显率性、随意的情趣。

在清风明月之夜,泡清茶一杯,燃香烟一支,面对壁上对联,品而赏之的时侯,真希望时空倒错,能于升腾的水汽和烟雾中看见白发老生李笠翁活泼泼在他的芥子园里,与红颜知己和朋友们觥筹交错,时而吟唱,时而品画,时而说戏,时而挥毫—江湖归白发,诗画醉红颜!

Lot

胡适行书杜甫羌村诗

尺寸:28×78.5cm

形制:横批

款识:杜甫的羌村三首,我们经过乱离的人更喜欢读,今天写第一首。呈,允文女士,胡适,一九五三、七、四。

钤印:胡适之印(白)

释文: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说明:胡适(—),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年受聘北京大学教授。—年期间任北京大学校长。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倡导新文化。出版论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白话诗集《尝试集》等。曾创办《努力周报》、《独立评论》杂志。

估价RMB,-,

上款人允文为吴允文。吴允文女士曾在年间担任星岛南华女学校长。—年间担任昆明恩光学校(现为昆明市第三中学)校长。吴允文丈夫许贞阳教授曾任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理化系主任。年,许贞阳应美康奈尔大学聘请,担任该校物理学教授,继而许吴夫妇举家移居美国。

胡适年考入康奈尔大学,归国后受聘北大教授。-年间出任驻美大使。年9月辞去驻美大使,移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胡适曾在-年担任北大校长。年,前往美国。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史编辑委员会委员。年1月,胡适辞去教职,离台经日返美,专心著述。胡适与许吴夫妇无论是在留学经历上还是一生所奋斗的事业上都颇有渊源,在美期间与许吴夫妇多有交往。本件书法横批即胡适在美期间作予吴允文,彼时许贞阳教授谢世不久,胡适与昔日在世的友人都已是年过花甲。在身居异乡中,杜子美的《羌村三首(第一首)》道尽共鸣与沧桑,正如胡适所写“我们经过乱离的人更喜欢读”。

许浈(贞)阳(-),原名绳颐,祖籍翁源松塘许屋村,出生在翁城。许自幼受教会影响,在基督教教会的资助下,五岁就读于广州东山培正学校。中学时期,许曾参加学校英语演讲竞赛,夺得冠军。中学毕业后,考入广州岭南大学。年赴美国留学,为翁源第一个留学美国的学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先后获得美国律治民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硕士学位。年回国,先后受聘于广州培正中学、岭南大学附属中学担任理科教师,同时又受聘于岭南大学,任物理系讲师。在岭南大学任教期间,与在本校任教的美国籍教师赖福(RCFO)合著《中学物理教科书》。该书出版后,各地中学纷纷作为教材。年,许再次赴美攻读,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教授,年任该校物理系主任。年秋,许被美国康奈尔大学聘为该校物理学客座教授,并举家移居美国。年,许因患高血压而逝世,享年63岁。

Lot

蔡元培行书七言联

尺寸:×46cm×2

款识:志鹏先生雅属,蔡元培。

钤印:蔡元培印(白)、孑民(朱)

释文:窅然涪水诗千首,远与彭城泝一源。

估价RMB,-,

蔡元培先生是民国后首任教育总长,年至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林语堂曾有一段对蔡元培的评语说:“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

蔡元培出生于浙江山阴(今绍兴)的“笔飞弄”。在《自写年谱》中记述:“笔飞弄是笔飞坊中的一弄……相传右军在此的时候,一老姥常求题扇。有一日,右军不胜其烦,怒掷笔,笔飞去,这就是笔飞名坊的缘故。”先生18岁以前不曾离开绍兴,对“乡贤”王羲之推崇备至。在《鲁迅全集·序》中,先生引用王羲之“行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应接不暇”之句,并说“有这种环境,所以历代有著名的文学家、美术家,其中如王逸少的书,陆放翁的诗,尤为永久流行的作品”。《自写年谱》中回忆,“六岁习字,先用描红法……进一步摹写墨印或先生范本……再进一步临写,是选取名人帖子,看熟了,在别纸上仿写出来”。他早年并习行书、小篆,书风师法黄山谷体。23岁时,考取贡士,25岁时赴京参加殿试,得以金榜题名,经过朝考跻身翰林院。对于科举考场讲究规范、美观、整洁、大方的馆阁楷体,先生曾言,他的书风也许是剑走黄山谷体风貌得以“侥幸”入翰林。

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年末发起并组织了北大书法研究会,邀请沈尹默为所长,聘请徐悲鸿等为书法研究会的导师,并倡导在大学开设书法专科。这对后来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书法教育上具有特殊意义。他对书法的推崇和他的美育思想密不可分,他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同样兼容并包,雍容大度。本幅《行书七言联》,联语出自清人黄节《七月十六日雨中作》诗,行笔节奏有秩,布局虚实结合,疏密得当,行气连贯,自出机杼,独具个性。旧式教育的书法训练,深厚的国学功底、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涵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气象,而先生的书法亦是本人学养、人格、美学思想最直接的折射。

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

Lot

启功楷书《毛主席和郭沫若同志》

尺寸:×92.5cm

款识:1.毛主席和郭沫若同志一首。一九七五年夏敬录,启功。

2.胡易同志属书,即希正字。一九七六年,元白。

钤印:启功(白)、元白(朱)、启功之印(白)、学书(朱)

释文: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说明:上款人为胡易。

胡易,年生于山东滕州。原名胡今叶,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之父,著名的军旅画家,善画鲁迅。年进修于江苏中国画院,从事部队美术工作和美术创作。历任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中心特聘研究员。

估价RMB:,-,

Lot

章士钊年作临《圣教序》

尺寸:39×cm

形制:手卷

款识: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出。癸未十月二十一日,孤桐。

钤印:章士钊(白)、孤桐长寿(朱)

估价RMB,-,

欣赏历代奇——中国历代法书墨迹专场

Lot

熊希龄行书《春晓》

尺寸:.5×38.5cm

款识:小川先生法正,弟秉三熊希龄。

钤印:秉三(朱)、熊希龄印(白)

释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说明:熊希龄(-),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湖南湘西凤凰人,民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熊希龄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后因光绪二十四年参加百日维新运动被革职,他不仅是一个饱有旧学的传统知识分子,同时也是近现代的革命志士,民国二年被任命为国务总理。

孟浩然的《春晓》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仅次于李白《静夜思》的唐诗了。书写的年份和上款人的信息都已沉寂,但是就熊希龄的身份来说,一生经历了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立宪变法、辛亥革命、走向共和等等,见证了一个民族由多苦多难逐渐走向了探索危亡,而诗句中的真趣在他的笔下,依旧充满质朴的向往。

估价:RMB60,-80,

Lot

胡适行书辛稼轩《西江月遣兴》

尺寸:64.5×33.5cm

款识:枕亚先生属书,胡适。

鉴藏印:怡斋甲子后重读(朱)

释文: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是辛稼轩词的《西江月》词的下半,风趣绝佳,文学中写醉态,此为最妙。

说明:上款人“枕亚”为徐枕亚。

估价RMB,-,(2)

此为胡适应徐枕亚之请书赠其的辛弃疾《西江月遣兴》后半段,此段亦被胡适评为文学作品中风趣绝佳的描写醉态的句子。徐枕亚(-),名觉,江苏常熟人,民初“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年,一部《玉梨魂》红透半边天,甚至“红”出国界,热至东南亚。年拍成电影,年改编成话剧。鲁迅母亲亦甚爱《玉梨魂》。

末代状元刘春霖之女沅颖读其《玉梨魂》和《悼亡词》,心生爱慕,愿与徐枕亚结缡,而春霖以门户不当而不许。后经人指点,徐枕亚拜当时大诗人、大名士樊增祥为师(樊与春霖为好友,又很赏识枕亚的才华),最后由樊做媒得成好事。

“怡斋甲子后重读”系程质清之藏印。程质清(-2),号怡斋,江西婺源人,后侨居苏州。著名书画篆刻家,书学理论家,诗人和工艺美术师。

徐枕亚(-),近现代小说家。名觉,字枕亚,别署徐徐、泣珠生、东海三郎等,江苏常熟人。南社社员。徐枕亚工诗词,善书法,尤擅骈体文,而以小说名世。其小说不仅以哀感顽艳着称,而且也以骈四俪六之文体为其显着特点,对鸳鸯蝴蝶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徐枕亚成为该派的一面旗帜。

Lot

蒲松龄行书聊斋诗兴·咏菊诗镜心

尺寸:28×16cm×2

形制:镜心

款识:录呈紫珊吟坛老社长斧政。留仙蒲松龄。

钤印:蒲(朱)、松龄(白)、蒲印(朱)、松龄(白)、聊斋(朱)

鉴藏印:端方私印(白)、匋斋收藏(白)

释文:《咏菊》荔枝霜绽玉玲珑,不着胭脂一点红。妖艳耻同桃杏伍,尝将白眼视春风。

艳如李白秉金莲,洁比王恭鹤氅鲜。不食人间烟火气,隐流中自有神仙。弄月吟风夙所耽,晚年尤恋经三三。依稀白发苍颜叟,老态龙钟到不堪。但得青蚨购不难,黄花上市正天寒。平生宠辱心无动,茅屋朱门一例看。名实微嫌雨不符,紫金铙钵玉盘盂。输他蟹爪饶风致,安得徐熙画作图。品醉题红恰有情,不辞露坐到三更。诗心苦绝诗魂瘦,小院回廊月正明。商飙肆虐百花残,绰约芳姿独耐寒。无异李夫人再世,来迟步姗姗。

说明:本拍品为端方旧藏。

估价RMB,-,

蒲松龄写出了文学史上的名著《聊斋志异》,但他存世的手稿却极为少见。国内公藏的蒲松龄手稿寥寥无几,《聊斋志异》有半部藏于辽宁省图书馆,《聊斋词稿册》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鹤轩笔札》藏于青岛市博物馆,《聊斋文集》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祭文》藏于山东省图书馆,还有少数藏于蒲松龄纪念馆、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等地,极为珍罕。

《行书聊斋诗兴诗页》内容为《咏菊》,蒲松龄一生爱菊成癖,有求菊、种菊、赏菊的嗜好,他说过:“我昔爱菊成菊癖,佳种不惮求千里”。还写了不少咏菊佳句:“登堂把酒对黄花,老子颠任意兴嘉”,“犹存傲骨欺霜雪,羞散柔芳较麝兰”,“白成明锦聚似云,紫作朝霞散如绮”。此诗页蒲松龄挥洒自如,还有多方钤印,是为“紫珊吟坛”所书,其人待考。晚清时期为端方旧藏,端方不仅收藏宏富,且鉴定眼光亦高,识者宜宝之。

端方(-),字午桥,号陶斋,满洲正白旗人。光绪八年()举人,历官湖广、两江、闽浙、直隶总督。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在南京鼓楼创办了暨南学堂。工书法。端方从政之余,醉心于古玩收藏,收藏彝器瑰物颇丰,亦喜藏书,藏书处曰“宝华庵”、“陶斋”。着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作者介绍: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Lot

赵之谦刻书帖及时事札

尺寸:23×51.5cm

款识:弟之谦顿。

说明:本拍品为九藤书屋主人旧藏。

估价RMB,-,

此札为九藤书屋主人旧藏。谷牧(-),斋号“九藤书屋”,酷爱文物字画,在保护文物方面亦作出重要贡献。

赵之谦此札不落书写时间,可以从书写内容进行考证。信中赵之谦先问“岑刻《旧唐书》能即寄来,甚感。”这里的岑刻《旧唐书》指岑建功所辑《旧唐书》,刊于同治十一年()。“敝局吃东湖边水,五尺余矣。”这里的局指江西通志局,赵之谦参加过三次会试,皆未中,一直至同治十一年()以国史馆誊录议叙知县分发江西赴任,在刘坤一帮助下被委任主修《江西通志》。“李宾嵎先生健在否?所刻《小学汇编》已竣否?弟多得者缺甚多。其所藏诸家说经、说小学书,未审可开一目录见示否?”这里的李宾嵎即学者李祖望(-),刊有《小学类编》。“《安吴四种》扬州刊本尚有否?弟亦欲购一分。此皆无用事,然身处无用,则此实无用之用也。”《安吴四种》是包世臣的代表作,有多种刊本,既有咸丰元年()包世臣自刻本,也有同治十一年()包世臣之子包诚因主导的湖北重刻本,再结合岑刻《旧唐书》和江西通志局的时间点,此札应是书于同治十一年()。赵之谦最后提到“此皆无用事,然身处无用,则此实无用之用也。”正是赵之谦对自我遭遇的写照。

作者介绍:赵之谦(-),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咸丰九年举人。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知县。书初法颜真卿,后专意北碑,篆隶师邓石如。刻苦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着有《六朝别字记》《悲庵居士文存》等,又有篆刻《二金蝶堂印存》。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Lot

张宾鹤行书扇面

尺寸:17×50cm

款识:张宾鹤谨书。

钤印:鹤(白)、铁舟(朱)、南阜(白)

估价RMB50,-80,

据叶楚炎著《张宾鹤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关系考论——兼及士人交游映射下的小说写作与传播》(《红楼梦学刊》,8年11月15日)一文的研究成果,张宾鹤与曹雪芹、吴敬梓、袁枚、都有着广泛且绵密的交集,而将《红楼梦》《儒林外史》这两部清代最为伟大的著作给串联起来。张宾鹤称自己受知于怡亲王,又与众多宗室子弟交游往来,而曹雪芹与怡亲王一支渊源深厚。同时他也与吴敬梓、金兆燕、郑燮等人,在扬州密切往来。

Lot

张宾鹤行书苏轼《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

尺寸:17×51cm

款识:张宾鹤。

释文:花时腊酒照人光,归路春风洒面凉。刘氏宅边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桃香。岩头匹练兼天净,泉底真珠溅客忙。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

估价RMB50,-80,(2)

本专场Lot.、两件行书,让我们看到张宾鹤不光善于诗文唱酬,能与众多文人宗室还有扬州圈子相友善,一手高古的草书也能让身价增重,张宾鹤的生平也将因这两件拍品而改写。

作者介绍:张宾鹤(清),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字仲谋,号云汀居士、尧峰、芑塘等,擅书,著有诗集《云汀诗钞》四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hy/1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