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青花瓷是景德镇的“掌上明珠”,那么青白瓷则算得上是“瓷都”的“沧海遗珠”。多年前,景德镇出现了一位默默拾“珠”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投身于青白瓷的研究与推广事业,他就是王尚宾。王尚宾的名字最初响亮在文博界,后来孤身投入宋元青白瓷的研究和复烧,乃国内青白瓷研究与工艺领域的先行者。近年来,他凭借文人的情怀与气节坚守继承与弘扬以宋元青白瓷为载体的宋代文化与生活方式,力图推动现代文化生活方式与宋人优秀传统的借鉴和践行,同时在其引领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白瓷爱好者也逐渐加入到产业发展的队伍中来,国内青白瓷产业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次通过与王尚宾先生的对话,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他在青白瓷领域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王尚宾先生

王尚宾

江西景德镇浮梁人。现任景德镇饶玉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景德镇宋元青白瓷研究所所长、宋元青白瓷理事会副理事长、宋元青白瓷资深收藏鉴赏家,尚玩居主人。为我国宋元青白瓷研究领域资深专家,当代青白瓷文化推广事业的领路者。

记者:请问青白瓷的哪些特质吸引了您?

王尚宾:青白瓷的特点为“青如天、明如玉、薄如纸、声如磬”。首先,青白瓷非常美,历千年而弥新。我学习的专业以明清瓷器鉴赏为主,但宋代青白瓷的出现让我耳目一新。经过汉唐时期的发展,宋代制瓷业已经非常发达,形成了特色鲜明、属性各异的窑口,我们把它归纳为“六大窑系”。“六大窑系”中北方逐渐发展形成了四大窑系,分别是定窑、钧窑、耀州窑和磁州窑。南方地区主要是两大窑系,以龙泉窑为代表的青瓷系,以饶州窑为代表的青白瓷系。青白瓷的特点是颜色青中泛白、白中显青,有很强的玉质感,宋代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烧造。

其次,青白瓷出自我的家乡,因此也会有一种家乡情结存在。早期景德镇的南河、小南河流域还有大量没有遭到破坏的古窑址,我经常往来窑址之间做深入考察。考察工作的内容比较丰富,对窑炉结构、生产工艺、材料采集与制备、作坊布局等内容作出深入细致的分析。

梅瓶青白瓷

记者:能和我们分享下您从事青白瓷事业的经历吗?

王尚宾:好的,这实际要从我追随龚明勋先生学习古陶瓷鉴赏的经历谈起。龚先生是资历很深的文博专家,他在年退休后被返聘到家乡的苏州文物商店做顾问。当时我想去扬州参加一个文物培训班,但招生规定必须要是体制内文博专业的人,所以最终我也没能报上名。碰巧龚明勋先生来讲课,我被他仙风道骨的风范深深吸引了。就这样我们互留了地址并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年,龚先生要我来到他身边,跟着他系统地学习古陶瓷鉴赏,由此初步掌握了古陶瓷鉴赏的基本技能。到年,龚先生正式收我为关门弟子。

年左右,上海已经出现跳蚤市场。某个周末的清早,我在上海的早市上遇见了一个江西老乡。那时他带了两件青白瓷盏来这里售卖却无人问津——当时大家都误认为这是新瓷器。最后他苦于没有路费返家,我便买下了他手里的瓷器帮了他一把。回到苏州后,我把这两件瓷器拿给龚先生看,他当即指出这两个盏乃宋代饶州窑的作品。这件事强烈激发了我对青白瓷的兴趣,并促使我开始在市场上着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hy/1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