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采梅花尚早,只有零星的花苞,但足以慰藉惜梅之心

冬至节气刚过,迎来西方最神圣的节日——圣诞节,广州天气戏剧性的变化着,时晴时雨时霾,悦舍联合荣宝斋广州店平安雅集——“花画琴茶赏瓶梅”24日午后粲然举行,忙碌经年,抽空享受“文人调”浸润的慢生活,感悟、况味文人茶书房生活。

▲来宾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大师墨宝

赏心只有两三枝

自古文人墨客便有冬至寻梅、画梅之趣,寻梅的乐趣在于浑然于梅林,花多眼乱,却能用一双慧眼攫取几枝插瓶。

清代李方膺的那句诗“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寻是为了心目中选择梅枝的标准,就在于取其自然境,枝条的形容、花朵的布局,力度中藏着娇羞,吐露“一气呵成数岁工”的坚韧,是天性及品格的缩影。我们在从化某水库小岛上,寻找没有人工剪枝的梅花枝。岛上的这户人早就迁到外地,种梅花、茶籽、砂糖桔的坡地上,各种植物都野蛮生长着。最后被我们选中的这棵梅是靠近水边,在坡底,向阳、面水,天旱的时节,它就倔着劲儿向水面延伸。老树青苔附着在梅干上,点点花苞坠在苍老峭皮的枝上。我们采取了一整枝梅干用于花画琴茶赏瓶梅雅集的瓶花作品。

▲悦舍创始人黄俊先生主持雅集拉开序幕

▲荣宝斋广州店经理赵刚先生为雅集介绍荣宝斋历史,齐白石真迹《墨梅图》及折枝文化

▲挂画、插花,气场强大,悦目更赏心

岁寒三友

▲梅枝、茶花和松的搭配,虽然不是传统的岁寒三友,但表现力更强。正如袁宏道《瓶史》所言: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两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

宋代画家赵孟坚的《岁寒三友图》,以墨笔画松竹梅折枝一丛,竹叶一色浓墨涂染,枝叶分处中留白线,此乃宋徽宗赵佶画法。宋代林景熙在《五云梅舍记》中写道:“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友。”《孤本元明杂剧》缺名《渔樵闲话》中也说道:“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但是用竹来插花,有实施上的困难。单取竹枝插瓶,竹叶很快就会因为缺水而卷曲。若想插竹保持持久的话,最好是连“虚心”的竹竿一起锯断,取想要的长度,一头浸水,一头在锯开的竹筒位置注入清水。上下水分的供给,可保竹子新鲜。正因为竹子要留竹竿,当花器为窄口花瓶的时候,就无法再插入其他花材了。所以常见的竹的作品是用水盆为花器。

在设计这个瓶花的时候,松和梅花起了支撑作品的骨骼的作用,梅花的星星点点,仍然视觉上需要柔化整个作品的花朵,当季的当属茶花惹眼,弃用竹非常明智。

▲茶花要映衬梅枝和松枝,需要挑选高大的茶花盆栽。图为挑选完茶花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花道家杨玲、柏倉惠美子老师及悦舍菲萍女士在岭南花卉市场的轻松留影。

▲文人调瓶花由杨玲老师与柏倉惠美子老师合作设计完成,要完成一个拍照效果和实物一样震撼的瓶花作品非常难,三维空间毕竟不像绘画那样可以人为进行艺术加工,所以需要在现场不时调整

活动前的一天,杨玲老师和柏倉惠美子老师专程到花卉批发市场,挑选了一盆盛开的茶花。插花时,茶花要选三分开的,花瓣要有层次。从丫杈底部整个剪下来,作为备用花材。为了有景深的效果,小原流文人调的瓶花是将枝条向前倾斜,另一根枝条向空中延展,拉出不等边的三角形。

最后作品呈现从日本带回的松枝、从化青梅、福建茶花,在不同的时空成长的生命,最终在这个数百年的(清康熙)堆白釉梅花水仙尊中产生完美的交集,实现了重生!

惠美子老师的第二个水盆写景插花作品,则是还原了我们在从化某小岛上的景致。她巧妙地利用剩余的梅枝在大水盆中制作了伸向水面的梅枝效果。用我们在岛上采的芒萁叶搭配涡轮状的蕨芽,茶花在其中盛放,层层掩映的效果,刻意压低了其他花材,突出了梅枝的高大,尤如将岛上景致微缩,移景入室。

心若莲花开

▲嘉宾的签到台处书卷气也很浓

当我们所有花道作品和茶席花准备停当的时候,宾客也陆续到齐了。荣宝斋的工作人员取出齐白石《墨梅图》进行挂画仪式。随着画卷徐徐展开,纵向延伸的水墨梅花恰与文人调瓶花的梅枝相辉映,气质天成的梅花之所以在数百年来都让文人墨客喜爱,原因在此吧。

这次由荣宝斋提供的三道茶品,自年开始,荣宝斋推出茶品牌,主营孟海、孟腊茶区的普洱茶,三道茶品中一生二熟,被嘉宾寓意“一回生,二回熟”倒很是恰当。

▲“一回生,二回熟”,熟茶的温润正配合突然降温的天气。

杨玲老师现场演示的插花作品,是大家都比较容易学习的小原流倾斜式作品,配合场内环境的书卷气质,杨老师选择了枝条曲线优美的山胡椒作主枝,谦谦君子的紫色跳舞兰做客枝,同时将兰花的叶子也剪下数片,在剑山上插入兰花后,将叶子围拢,宛如自然生长的样子。

▲杨玲老师现场示范小原流花意匠倾斜式作品,高雅的跳舞兰让人想起“惟吾德馨”

出生于南派古筝世家的饶蜀行老师的登场有点特别,两位悦舍茶师同时上场,演示盖碗泡功夫茶,在饶老师空灵的筝乐《出水莲》中行云流水般奉上香茗,两位茶师请茶结束后的十秒,筝乐也结束了,这后十秒最是美妙,筝乐中托起茶的余韵,乃至筝乐结束后的,确有余音绕梁之感。在座50位宾客有幸聆听了没有经过电子设备扩音的现场版古筝演绎。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出生于南派古筝世家的饶蜀行老师现场演奏《出水莲》,右侧的两位悦舍茶师则动作默契一致地演绎行云流水般的盖碗泡,如此跨界的搭配竟然美得让人灵魂出窍

花画琴茶悉数登场,悦舍和荣宝斋合办的平安迎祥雅集,只为大家都能悉心体会文人调之美,无论城市生活给与我们怎样的磨砺,都要为自己找一方安顿,感知更多的美善。让文人调的生活在有精神追求的你的生命中实施吧,祈愿年更美好!

悦舍生活美学“茶、花、琴、画”课堂,欢迎咨询了解

悦.课堂

花道美学*小原流花道

茶席美学*茶席设计与技仪

悦.活动

HIFI沙龙*质感茶文化生活沙龙

行走的茶席*户外自然茶席体验活动

工夫茶会*中国茶文化多元交流

私享茶席*私人主题精细茶席体验定制

众悦茶会*企事业集体茶文化体验定制

悦.商品

悦舍*茶席用器

源栽*原产地核心区私家茶

悦舍.家*价值观高度吻合俱乐部

茶书房*家庭书房、企业接待室整体设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jz/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