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器其实是实践佛道的器物,同时也是实践佛教礼仪与佛法生活的器具,是与修行相合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佛教工具艺术上,有著极高的价值之外。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体会法器的内在精神,而应用于佛法的修行上,以实践圆满的佛道,这才是法器真正要展现的风貌。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道具”、“法具”。   举凡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乃至行者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宝髻长者章)中说:“如诸菩萨得不思议功德宝藏,乃至修无分别功德道具。”又观自在章云:“善财作如是念: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在《中阿含经》中说:“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而在《菩萨戒经》也说:“资生顺道之具。”《禅林象器笺》卷十九中也说:“凡三衣什物,一切资助进道之身物,具名为道具。   法器的内容依诸书所记,并不一定,但一般均将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类,称为“法具”或“佛具”。依《古事类苑》宗教部所记载,古称之道具,即三衣六物、独钴、如意、拂子、坐具等僧众所持的资具类,也称为僧具。而花瓶、火舍、香炉、灯台、斗帐、盖、花幔、幡、磬、铃、法螺、木鱼、铙、钹、金鼓、钟等物,则总称为佛器、佛具或法具。

法器的种类   

法器的种类非常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等各自不同;即使是同一名称的法器,也会因为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的差异,而在形式上完全不同。如果以法器的用途来分类,一般约略可以分为庄严道场的佛具、供养佛菩萨的法器、梵呗法器、置物用的法器等六种。   (1)庄严道场的佛具,如:幡、天盖、伞盖、宝幢等,可以用来庄严佛堂道场之器物。   (2)供养佛菩萨的法器,例如香花、香炉、灯笼、净瓶、衣(祴)等可用作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   (3)梵呗赞诵的法器,例如钟、鼓、磬、木鱼、云版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或于唱诵、法会、仪式中领众之用。 (4)置物用的法具,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器具者。   (5)古代比丘生活器具,指古代大乘比丘生活中必需之物,如: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念珠等日常随身所持之物。   钵为比丘游化乞食所用,依个人食量差异而有不同大小,材质则以铁钵、瓦钵为主。锡杖则是为了托钵时避免打扰施主,而于门口振锡,代替敲门。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遗毒蛇等物。   (6)密教的法器,包括了修法、灌顶及护摩时所用之法器。例如羯磨杵、金刚杵、金刚铃、金刚盘、六器(火舍、阏伽器、涂香器、华鬘器、灯明器、饭食器),及结界所用之金刚橛。以上,总称为大坛具。   羯磨金刚又称羯磨杵,亦单称羯磨,呈三钴十字之状。金刚杵有独钴杵、三钴杵、五钴杵、九钴杵等诸种,其各钴(股)形状或呈鬼面,或为人形,钴之上方则呈握状,可供行者手持之用。   金刚铃亦有独钴铃、三钴铃、五钴铃之别;若将以上三种铃安置于塔顶宝珠形之上端,则称为塔铃、宝铃。金刚盘为修法时安置金刚杵、金刚铃等物者。此外,尚有藏密特别的法器,如:唐卡、食子、摩尼轮、八吉祥、七宝、曼达、嘎乌等。   密教的法器,除了修法所用之外,由于其制作十分精美,亦常被视为艺术品珍藏。

供养用的佛具   在法器中,有一类是供养佛、菩萨等资具。如香华、灯明、饮食等。根据《陀罗尼经》卷三所说,供具有二十一种。如果不能具足备办二十一种,则略备香水、杂华、烧香、饮食、燃灯等五种也可以。   供在佛前的香、华、灯明、饮食等,称为供物,盛装供物所用的盛器则称为供具。   供物的种类有衣(左礻中戒)、饮食、卧具、汤药、香华、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伎乐等。   佛陀住世时,信众除供献佛及诸弟子日常所需的资具外,亦奉献苑林、精舍等。佛陀减度后,则别置佛像,以饮食、庄严、伎乐等供养礼敬。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或略称供。乃供给资养之意,原是指以饮食、衣服等供给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师长、亡者。由于供养物的种类及供养的方法、对象有别,故经论中所说之供养也有种种不同,其中对佛菩萨的供养,在《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供养品中说:“先献涂香,次施花等,后献烧香,次供饮食,次乃燃灯。如其次等,用忿怒王真言。此等物清净,善悦人心。”   《大日经疏》卷八则说:“若深秘释者,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今行者以等虚空阏伽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生死热恼除灭,得清凉性,故曰涂香。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此净心净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花。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亦尔。”   在密教,以阏伽(净水)、涂香、花、烧香、饮食、灯明六物为供物。   (1)阏伽:即是净水,供净水代表清净一切杂染,出生清凉大智慧泉   (2)涂香:供涂香象徵具足诸佛圆满功德。供献佛部本尊系用由诸*、根汁之香及花等三物合制而成。莲华部本尊用由诸香树皮、白旃檀香、沈水香、天水香、煎香等类及香果和合。金刚部本尊用由诸香*之根、花、果叶等和合。因诸根果之香气重,故通用于三部本尊。又,修息灾法用白色涂香,修增益法用黄色涂香,修降伏法用紫色涂香。   (3)花:供花代表庄严佛身,具足佛陀相好。佛部供养闍底苏末那花,莲华部供养红莲花,金刚部供养青莲花。息灾法用味甘之白色花,增益法用味淡之黄色花,降伏法用味辣之紫色花。《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中说:“但以一华散虚空中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百缘经》卷六中也说:“诣林树间采娑罗花作诸花,(中略)以所采花散佛世尊,于是而去。”《杂宝藏经》卷五则谓天女以华奉迦叶佛塔,依其功德生天上得金色身。   (4)烧香:供烧香表遍薰法界,具足大乐幢。佛部用沈水香,莲华部用白檀香,金刚部用郁金香。息灾法用捣丸香,增益法用作丸香,降伏法用尘末香。   (5)饮食:供养饮食代表以如幻法悦禅密藏为食,包括诸果、饼、羹,及圆根、长根等。佛部用山中所生之圆根,莲华部用水中所生之圆根,金刚部用苦辣味淡之圆根。息灾法用甘味之果实,增益法用甜酸之果实,降伏法用淡辣味之果实。又,佛部供养米粉之食,可圆满息灾之上成就;莲华部供养麦面之食,可圆满增益之中成就;金刚部供养油麻与豆子之食,可圆满降伏之下成就。   (6)灯明:供灯代表如来无尽正觉心灯,照破诸暗。三部皆用最佳之牦牛苏点灯。息灾法用香木油或白牛苏,增益法用油麻油、药油或黄牛苏,降伏法用白芥子油、乌牛油及恶香气油。   而藏密中则多以八供来行供养:净水、饮水、香华、烧香、灯明、涂香、水果、乐器(多以海螺为之)。梵呗赞诵用的法器   此类法器是指钟、板、木鱼、椎、磬、铙钹、鼓等物。日常行事、生活作息中集合大众,或于法会、仪式中领众所用。   《勅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中说:“钟、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大板斋粥二时长击三通,木鱼后三下叠叠击之,谓之长板。念诵楞严会儆戒火烛,各鸣三下;报更则随更次第击之   木鱼,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   椎,斋粥一时,僧堂内开钵,念佛唱食遍食,施财白众皆鸣之   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   铙钹,凡维那揖住持两序,出班上香时,藏殿祝赞转轮时,行者鸣之。(中略)   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击鼓之法,上堂时三通,小参一通,普说五下,入室二下,皆当缓击。”可见无论是夜眠警觉、用斋、念诵时、上堂时,皆以法鼓为指示讯号。

以下简介梵呗之法器。  (1)法鼓:法堂设二鼓,东北角者称法鼓,西北角者称茶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   (2)钟:佛寺作法事时,击之召集僧众;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破昏衢疏冥昧。   (3)木鱼:有两种:一为圆形,刻有鱼鳞,诵经时叩之调音节。一为长形,吊库堂前,晨朝、中午二时粥饭击之以召集僧众过堂,又名梆子。   (4)引磬:亦称小手磬。铜质,形如小碗,隆起的顶端有钮,附有木柄,便于执掌。是一种用于佛事的乐器。   (5)钹:亦称铜钹,圆铜片中间突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常以绸条或布条,手持两片拍打发声,用为法会乐器。   (6)云版:亦称大板,用铁铸成云彩的板,击之以报时辰。

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菩萨的行为。六波罗蜜是古印度话(parami),意思是度到彼岸;另一个意思是完成了事情。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浮沉,一旦游到岸边,登上陆地就安全、安稳,绝不会再度的在生死海中浮沉,所以称为度到彼岸。佛陀说众生在生死苦海中飘浮,没法游到安全之陆地上,比喻修行者断除了烦恼,就是已经出离了生死轮回,到达没有生死之彼岸,称为波罗蜜。发菩提心者,必须修种种的六度万行,以完成他成佛之愿。六度就是六波罗蜜,也既是所谓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用木刻成长条鱼形直的木鱼,又称为“长板”或“梆”。悬挂在库堂之侧,用以集众,报时。规模较大的寺院丛林常可见到直鱼。敲这种木鱼称为敲梆。寺众过堂用斋的讯号。报时用,更鼓用又称作“鱼鼓“

互联网编辑整理,百度配图,如有侵权联系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灵娆手珠官方微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xx/8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