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徽,作者生平不详。本文好长,在明小品文中算是长的了,当然,与现代文的散文随笔比起来,还是很短的。最近在看花城年度随笔选,以及散文精选之类,大都洋洋洒洒,一篇文章中尽可能多地装进更多体悟与思想,好比一钵大菜,总得有十几样荤素配在里头,琳琅满目,滋味百般。因而有时反偏偏喜欢短文,如明清小品,简单,隽永。如每晚睡前一个故事,一点消遣,一口老茶。1距城西南可里许,有古禅林曰福胜寺。寺颇宏豁轩敞,门庑回衍,殿宇岿然。环城内外梵刹约可数,惟福胜最著。——作者不详也罢了,这个花捧阁地址也不详,难搞了。如今叫福胜寺的寺庙不少,山西运城新绛县有,山西晋城沁水县有,河南邓州市有,江苏宜兴也有。我倾向于此寺是宜兴地盘上的,这本明人小品的文章作者和景观就没离开过江浙一带。福胜寺规模不小,宽敞明亮,回廊宛蜒,殿宇高耸,那么多寺庙,福胜寺最显著。2殿后有园,园多茂林修竹,间以杉松。每入其中,翠盖攒天,浓阴覆地,茏葱之景,与夫清远之韵,袭人农裾。憩坐少顷,顿觉躁念消而浮情释。耳根既净,清风飒然。众叶齐鸣,竹参差互击,如戛琅玕,与梵音铎声相杂。当此之时,不复知身之在尘世也。——寺庙的殊胜很多在于林木造就的幽深静谧,使人心静,乃至心寂,自然悟透某些道理。古书里便常常有人借寺暂住读书,或者养病,周作人微恙,也跑西山寺里住了半年。竹叶声声如似玉美石敲击,梵音铎声,晨钟暮鼓,清风树杪,最容易离开俗世来到另一个清净世界的,便是这里了。3然则兹地非有崇峦叠巘,足供跻攀;非有广泽平原,足寄游眺;又非有怪石奇葩,足延赏玩。徒以檀栾之态,婀袅舒拂;苍郁之干,盘错偃仰;上逗日月,旁引风雨。贯四时而不雕,亘昏晓而异色。往往增骚人之幽思,而助雅士之逸韵。则寺之胜,惟园为最,园之胜,又惟竹为最矣。——檀栾是形容竹子秀美的姿态,或作为竹子的代称,语出汉枚乘《梁王玉菟园赋》:“修竹檀栾。”这就是心境的原因。没有重峦叠嶂,没有旷野平原,没有怪石嶙峋,只凭隽秀竹林就可以引人入胜,自古文人多爱竹,典故太多,不胜枚举。某日晚,友约朴宿繁花,于幽幽篁竹下,挂一幅听琴图,置两案,一案焚香,一案鼓琴,余者绕坐,春风沉醉的晚上,无限风情。只要有竹,就无有不胜之处。4   先是,武林寓庸黄公览其间旷,辟榛芜而构亭焉。命曰玉版居。每视事暇,辄角巾独往。一觞一咏,自谓不减古人。好事来游者,竞相标致。福胜之名,盖自兹始。及黄公去,几二十余年,而栋牖倾圮,垣堑湮堕,向所为墨客诗人吟弄之处者,乃尽为樵夫竖子所践踏而不之惜。林木疏落,竹数竿存耳。——唉,不同版本的标点符号不一,我这里且按本书标点。黄公也好,别人也好,能永世存焉。当年的玉版居竞相标致,最后也不免栋牖倾圮,正应了那看他朱楼起,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的话。连林木也渐疏落,只有几竿竹子尚在。衰败的旧址,遗落的文明,向来为文人所慨叹,都是直奔这个主题去的。5今皖城石云王公来莅余邑,民安裕阜,继以丰年。案无积牍,圄无滞逮,庭无滑胥,鄙无豪民。邑中利弊,无大小难易,知无不举,举无不当者,凡公所为皆子孙久远之计。视邑事犹其家事,盖如此,而又以其暇日循黄公旧绩,葺其废壤,增所未备。——好了,来了一位好官,治理有方,正为父母之职。不仅治理得好,还要修葺当年黄公所废弃的园子,那在文人眼里就更是功德了。6于是乃即亭后余址,相土度地,袤广若干,庀pi材鸠工。构作重屋,周缭墙壁,与竹树相掩蔽。下为一堂两室,令可宴息。上则窗棂四达,以肆览望,因命曰花捧阁。地不改辟,景录加新。入其室,青濛四幕,如深谷寒岩,泠泠泉鸣石上,幽光映互。登其楼,凭槛当空,临轩纳野,如立山顶,远数云飞,俯瞰林木矣。——重新修缮的一堂两室和可以窗棂四达的阁楼就命名为花捧阁。美妙的景致重新回到视野,这似乎是之前所未见的,即不仅是恢复,更是新创。7嗟乎,寺之胜以园,园之胜以亭,亭以竹。睹斯楼也,杰出材表若待而成者,则其胜也,不又惟兹阁也哉!——福胜寺的妙在于殿后园,园的妙在于亭子,亭的妙在于有竹,相当于诗眼所在。花捧阁再好,也得有竹啊。好比别墅豪宅,再怎么舒适,缺少了红花绿草,茂树修竹,便不见灵魂。哪怕是种棵菜,也是好的。这点东方人和西方人都有共识。8既竣事矣,公曰:“是不可以无以守之者。”乃廉得一僧焉,使居以守。既而又曰:“是不可以徒守。”乃谋于博士高君会馀资,为购不是之田二十余亩,山五十亩,付之僧,曰:“如是兹寺庶可以永永无虞,而吾阁籍以固。”由是言之,凡公所为,必邀于久远之利而后止,信哉!——花捧阁弄好了,没人打理不行,那好,整个和尚来。光溜溜一个和尚也不好打理,再筹资整个几十亩地作为庙产,如此寺庙可长守,而花捧阁自然也可以长守了。还是王公想得周到。9是役也,柱椽皆取之闲废,稍益以瓦石之类。不侈不俭,不劳力,不费时。起于壬申之季秋,落成于仲冬。皆本公指,而属博士高君经理之。竹头木屑,无遗弃者,高君与有力焉。余尝谓公与黄公才名文学,既前后辉炳,即公所以治邑之善政,与邑士民之所以感公者,无异召父杜母,往往相符合。岂非玉版、花捧,共载以不朽者欤?——这次修复没有增加老百姓负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能不叫人膺服。当然,具体执行者高博士还是很给力的。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总有叫人怀念的人物,都是有功于当地百姓的。以前没有经济促进发展一说,但是移风易俗而使百姓安居乐业,再好点培养一方文士,记功名于史,那更不得了了。召父杜母是指西汉的召信臣和杜诗,两人相继为南阳太守,二人皆能为民兴利,深受百姓爱戴,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谚。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是此说。10阁成之明年冬,公且以高等迁秩将去矣。而公治绩之著于其土与渍于其人之心者,诗人所以致爱护于《甘棠》,此亦其一也。安可无说于此?乃为记之。——“甘棠”是《诗经·召南》里的篇名,说的是周武王时,召伯巡行南方,曾在甘棠树下小憩,后人思其德,作《甘棠》诗以怀念之。王公做了好事,又离任走了,作者代表老百姓纪念他。好比一千多年前柳宗元来到柳州,掘井栽柑,释婢传文,至今柳州人仍亲切称之为“老市长”。柳州因子厚而传名,柳柳州也因柳州而更为光辉和丰满。不好的物事,会有人记着,曲笔也记着。好的物事,也会有人记着,直笔记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xx/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