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禮制」專輯

06年月6日至8日廈門大學歷史系召開「中國古代喪葬禮制青年學者研討會」,共有位青年學者與會,分別進行專業報告,熱烈討論。會後張聞捷與游逸飛商議撰寫會議報導,進而以「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二十二)」的名義,邀集部分與會學者惠賜相關稿件,組成「喪葬禮制」專輯,在「先秦秦漢史」公眾號上推送,拋磚引玉,以饗學界。這也是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第一次嘗試舉辦的網路活動。歡迎大家支持研習會,惠賜相關文章,充實「喪葬禮制」專輯。

张闻捷先生近照

从“敬神”到“事鬼”

——墓葬资料所见周代贵族生死观的变迁

(张闻捷 厦门大学历史系 )

正如《礼记·表记》篇记载:“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作为三代礼制核心的丧、祭活动,即主要包括“敬神”与“事鬼”两方面:丧葬意在奉送死者(事鬼),而宗庙祭祀意在为生人祈福并使宗族“各安其位”(敬神)[],其共同之处均以祖先为主要施礼对象。所以对于祖先存在状态(鬼、神)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必将对养生送死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如在汉代墓葬中盛行的朱书解注文、魂瓶、铅人、人参、五神石等厌胜之物便是为了达到“生死隔绝”的效果,以防止厉鬼返回人间索扰[]。但是在两周时期,“神”与“鬼”的概念究竟是如何形成与变化的,它们与魂魄观念存在何种联系,以及对当时人们处理丧葬事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所希望尝试探讨的问题。

前贤关于中国上古时期生死观念的研究,多集中在宗教文献资料详实的两汉时期[3],而对两周阶段却着墨较少[4];所使用的资料也主要是诸子学说、《论衡》、《风俗通义》、《太平经》、《抱朴子》等传世文献以及日书、买地券、镇墓文等出土文字资料,而对于墓葬本身结构以及随葬品组成的变化则







































白癜风的方法
哪个医院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yy/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