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乡镇干部李飞:用生命完成使命(上)

44岁,在乡镇工作了24年,从农机员成长为乡镇书记,从没离开过农村。他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他就是沁源县赤石桥乡党委书记——李飞。年11月,他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累倒在了脱贫攻坚第一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赤石桥乡,追忆这位用生命完成使命的乡镇干部。

字幕:年6月17走访箭杆村贫困户郭云萍家

沁源县赤石桥乡党委书记李飞:大家都关心你你也得努力这才能脱了贫呢

说话的这位就是沁源县赤石桥乡党委书记李飞。李飞自从年9月到赤石桥乡上任后,多天里,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贫困户。

沁源县赤石桥乡党委书记李飞:(我的)名字这是(我的)电话

把手机号码主动留给贫困户,是为了让这些贫困的乡亲们有了难处,随时都能找到他。

(字幕:年10月)照片里坐在李飞对面的白珍则老人,儿子病逝,独自抚养着孙女。年9月,就在孙女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刚刚上任10天的李飞来了他们家。

沁源县赤石桥乡善朴村村民武玉香:

他就问我要不要去学校我说去呀然后他说没事我们都会帮你的我奶奶总说他是个好人一直跟我说是个好人

没想到两三天的功夫,李飞又来了,一万四的学费全有了着落,助学贷款、教育扶贫贷款和学校每月元的补助李飞全部跑了下来。而且这一年里,家里还添了电视和洗衣机,老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可李飞却走了。

沁源县赤石桥乡善朴村村民白珍则:

李书记有了病了怎么也看不好后来听说人已经没有了可惜了可惜了走得太早了可小的孩儿

要说李飞和老百姓的心贴得到底有多近,一个数字就能说明。全乡户贫困户,每个人他至少见过三面,每一家他都了如指掌,是乡里出了名的“活档案”。

(年5月影像)这是李飞和乡长孙晓晔一起在乡中心校现场了解贫困学生的情况,两人的并肩作战,打从年9月13号上任那天起就开始了。

沁源县赤石桥乡乡长孙晓晔:

当我们两个开的车走进赤石桥的大门的时候他就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这就是咱们两个要战斗的地方

年沁源县要脱贫摘帽,这是李飞和孙晓晔上任后的第一场硬仗。上任不足半个月,李飞跑遍了19个行政村,走访了全乡个贫困户。

沁源县赤石桥乡乡长孙晓晔:

每一村每一户跑逐户了解情况的一个笔记本他记的很详细看10月1号走了哪几户什么情况

“张旭峰42岁因病致贫无残疾证无诊断书”、“任免林五保户需坐轮椅”……笔记本上,不仅记下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还有存在的问题。他记在了本上,更挂在了心上。

沁源县赤石桥乡善朴村村民窦兆胜:

再过个三四天就卖呢(马上就出栏了)

窦兆胜是个低保户,因病致贫,但有了政府提供的免息贷款,他养羊、养猪、养鸡、养兔……年收入上了万,他一直忘不了去年十月最后一次见到李飞书记时的情形。

沁源县赤石桥乡善朴村村民窦兆胜:

他最后来的时候看见屋顶是黑的他告诉村委主任把这个顶吊一吊给把这个墙贴一贴家里面就暖和了。这么好的个人他离开了我们

窦兆胜家的吊顶做好了,白珍则家换成了玻璃窗,白虎龙搬进了新房……李飞书记挂念的每一个贫困户都脱贫了,可他却再也看不到这些过上好日子的老乡。

这一年多,李飞的迷彩服、运动服、塑胶鞋,赤石桥的乡亲们再熟悉不过;这一年多,厚厚的笔记和手稿,定格了他坚守服务于民、奋斗不息的生命。

追忆乡镇干部李飞:用生命践行使命(中)

沁源县赤石桥乡党委书记李飞,44岁,24年一直在乡镇基层一线工作,转战4个乡镇,最多的一初一待就是十年。在脱贫攻坚一线,他直面难题、敢于担当,用生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这天,在赤石桥乡桃坡底村当了几十年村干部的王增奎,特地来“李飞同志纪念室”看看。他和李飞相识多年,既是同事、更是兄弟。在纪念室里,他驻足了很久。

沁源县赤石桥乡桃坡底村村干部王增奎:

哎呀他就是那人天天下乡

天天下乡,李飞来到赤石桥乡的这多天,几乎天天在乡镇,甚至过年也守着。年的那个除夕夜,王增奎永生难忘。

沁源县赤石桥乡桃坡底村村干部王增奎:

咱都在城关捏饺子呢他12点叫我回去给我打电话呢哎呀/(说我)你看你这人第一项工作你就给我开了玩笑了我给他说了多少好话我说你放心我不在村里也安排好了保证不怕有火情因为这个事情和我说了好几回开会批评了我

赤石桥乡森林覆盖率高达72%,春节期间放炮容易引发火情。而火情背后恰恰是村民对干部们是否满意的体现。

李飞找到问题的根源,扎进了基层、深入了民心。赤石桥乡曾经一年六起火,如今零火情。尤其是脱贫攻坚这一年,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儿,让王增奎感触很深。

赤石桥乡桃坡底村村干部王增奎:县干部成了乡干部亲自在(乡里)开会乡干部成了村干部村干部成了村民精准就是这样做的

精准扶贫,就得下足绣花功夫。李飞曾说,乡镇干部的岗位就像是这根绣花针,千头万绪的工作都要穿进来,都要一针一针细细绣。

无产业不致富,可赤石桥乡是农业乡。李飞上任后就到处想办法找项目。他的笔记本上,记着全乡脱贫的一个个产业规划,有引进联众蘑菇的计划、有宝成生态种植合作社的成立步骤,还有壮大兆丰源养殖、拓宽林溪种植的想法和措施。

如今的赤石桥乡,“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经济初见成效,资产分红模式让贫困户得了实惠,村集体经济也破零了……

在庄儿上村,春节前又一茬草莓要熟了,企业帮扶的94户贫困户也有了分红。

山西益佳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设:

(李飞)这个人工作比较朴素待人比较和气落实问题比较具体处理问题也比较及时/来了跟我探讨了最少三次长远什么概念短期怎么干具体到哪一户怎么操作

这是段家坡底村的康乃馨种植大棚,当初李飞亲自带队,带着村干部和贫困户去壶关考察,引进项目时就连销路也谈好了。再过半个月,这些康乃馨就可以上市了。

沁源县赤石桥乡段家坡底村村民李栓庆:他那人没架子来了也是和老百姓差不多,可惜啊没有等着(康乃馨)开了花就走了

花儿快开了,李飞却去了。

李飞去世二十多天后,赤石桥乡也通过了“考核”,成功实现全乡脱贫。乡亲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是这位扎根农村的基层干部没来得及写完的最好的述职报告。

追忆乡镇干部李飞:用生命践行使命(下)

“因为知道生命的可贵,所以才把它发挥到极致”。这是长治市沁源县赤石桥乡党委书记李飞生前说过的一句。20岁到44岁,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偏远农村和那里的乡亲们,他用生命完成着一个共产党员为百姓谋幸福的光荣使命。

这是李飞在县城的家,老房子连年漏雨,他却总是顾不上回来修一下。妻子只能临时贴点塑料胶带救急,眼看着胶带摞了一层又一层,可最终也没等到李飞回家。

翻看家中的老物件,在一张老旧的身份证上,记者找到李飞工作的起点。太行山沟里的农村,才是他的家。

李飞的妻子刘丽丽:年的(身份证)都是赤石桥乡赤石桥村他和这个地方有缘份

沁源县共有5个镇9个乡,赤石桥乡是李飞参加工作的起点,他待了近4年,然后又在景凤乡待了10年、官滩乡待了近6年、法中乡待了4年、年9月再一次调回到赤石桥乡。

这张在景凤乡工作时的全家福,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李飞的妻子刘丽丽:

这个是他在景凤乡任秘书的时候我带孩子去住了一段时间\一个是他经常回不了家一个是我带孩子就一个人顾不过来就去找他了。条件很艰苦比如说用水吧都是从井里打然后我们再拿桶提一桶一桶的提到家里烧火烧炉子火每天要烧火

在官滩乡工作时,李飞分管大学生村官。当时还是大学生村官的秦俊伟,至今都清楚地记得李书记接他进村的那一天。

沁源县官滩乡农科员秦俊伟:

正好乡里面要开人代会后面拉着个大票箱/李书记坐在前面我和票箱在后面坐的个面包车。走走走怎么也走不到李书记一路告诉我这可就快了这可就快了他说了好几次这可就快了但是一直到不了

李飞把秦俊伟送到村里,还特别叮嘱村支书好好照顾。村里没电话、没网络、烧柴取暖。当时,乡镇共有五个大学生村官,四个都不是沁源本地人,可大家都跟李飞书记一起,十天半月不回家,扎在村里工作。这些年,李飞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yy/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