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的简介和养护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2.html 香石竹(学名:DianthuscaryophyllusL.)是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7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丛生,叶片线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基部稍成短鞘,中脉明显,花常单生枝端,有香气,粉红、紫红或白色;花梗短于花萼;苞片宽卵形,花萼圆筒形,瓣片倒卵形,顶缘蒴果卵球形,5-8月开花,8-9月结果。 欧亚温带有分布,中国广泛栽培供观赏,有很多园艺品种,耐瓶插,常用作切花,温室培养可四季开花,用种子或压条繁殖。 香石竹因其花色丰富、花型多变而成为世界著名四大切花之一。花语为母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全株无毛,粉绿色。茎丛生,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稀疏分枝。 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14厘米,宽2-4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稍成短鞘,中脉明显,上面下凹,下面稍凸起。花常单生枝端,有时2或3朵,有香气,粉红、紫红或白色;花梗短于花萼;苞片4(-6),宽卵形,顶端短凸尖,长达花萼1/4;花萼圆筒形,长2.5-3厘米,萼齿披针形,边缘膜质;瓣片倒卵形,顶缘具不整齐齿;雄蕊长达喉部;花柱伸出花外。 蒴果卵球形,稍短于宿存萼。花期5-8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 喜冷凉气候,但不耐寒,喜空气流通、干燥及日光充足之环境。要求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保肥性能良好而微呈碱性之粘质土壤,忌连作及低洼地。喜肥。能耐一定低温,在上海地区可露地越冬,但不能开花;为了冬季供应切花,常须带土球移入室内作床栽培。性好凉爽而不耐炎热,但因品种而有不同的适温:黄色系20-25℃时生长最好,10-20℃时开花最好;红色系适温要求高于25℃,否则生长缓慢甚至不开花。 繁殖方法 可用播种、压条、扦插法繁殖,而以扦插法为主。扦插时间除炎夏外均可进行,但在生产中多以1-3月为宜,尤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扦插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生长健壮。 插穗的选取:以植株中部生长健壮的侧芽为好(即第3-4侧芽),在顶蕾直径1厘米时采取。采芽时要用“掰芽法”,即手拿插芽顺枝向下拉掉,使插芽基部带有节痕(当地称之为“基腿”)这样更易成活,采后应立即扦插,不可使枝叶萎蔫,否则大大降低成活率;或在插前用水将插芽淋湿一下,亦可。扦插土为一般园土掺入三分之一砻糠灰。扦插间距1.5--2厘米,插后立即喷水,覆盖遮荫,室温保持10-13℃,约20天便可生根。通常母株每半个月可采取插芽一次。冬季扦插的要有保温设施,上海一般采用玻璃地棚或塑料薄膜地棚供插穗越冬生长之用。 扦插苗的培养:扦插苗生长1-2个月后,移植一次,早期插的小苗在3月中旬按5厘米间距栽植露地苗床,一个月后可每周施肥一次。5月底6月初定植大田,间距约16-20厘米。 病虫防治 香石竹病虫害较多,尤以病害为甚。如定植前、定植后均可罹立枯病,又有病毒病、叶斑病及锈病等危害。应当选用无病插穗(芽),拔除病株,喷药防治,或进行土壤消毒。另有种蝇、蝼蛄危害,可用毒饵诱杀。温室或塑料地棚内,最好在地床下设有3厘米厚的砻糠灰或黄砂层,以防蚯蚓入内活动。对蚜虫、红蜘蛛、夜盗蛾等虫害,则可喷药毒杀。 病毒病侵染香石竹的病毒有十多种,其中常见的有6种:香石竹斑驳病毒、脉斑驳病毒、潜隐病毒、环斑病毒、蚀环病毒和坏死斑点病毒。 香石竹病毒病与其它植物病毒一样,有其自身的发生和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⑴带毒种苗是田间最重要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源;⑵带病汁液、剪刀器具和人的手指是病害在田间扩散的重要途径;⑶蚜虫和线虫也是部分香石竹病毒的传播介体;⑷无性繁殖方式是病毒逐年积累以至于病毒病逐年加重的重要原因;⑸完全抗病毒的香石竹品种目前尚未获得。所以,香石竹病毒病的综合治理,可遵循以下原则:杜绝或尽量减少侵染源根据香石竹病毒病的具体情况,这一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⒈⑴实行严格的检疫检疫主要是查验植株或种苗是否带毒,因为带毒种苗是香石竹病毒远距离传播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新种植地区病毒病最重要的初侵染源。实行严格的检疫,可保证种苗无毒,从而有效地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⑵拔除并销毁带毒病株带毒病株在病害发病初期称为“中心病株”。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并销毁,以延缓或阻止病害流行。 ⒉培育、利用无毒种苗:培育、利用无毒苗是防治香石竹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如果种苗不带毒或很少带毒就可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程度,从而减轻了危害。 ⒊减少病毒传播: ⑴强化卫生意识和卫生操作园艺操作中,刀剪器具、手指等都可能是病毒传播的载体,所以,园艺管理过程中,在摘心、去侧芽、打扦头之前,要用肥皂将手洗净。刀剪等器具应准备多把,并将其放置在稀肥皂水中,在具体操作时轮换使用。⑵杀灭蚜虫等病毒可由多种蚜虫传播。所以,定期喷洒杀蚜农药,可杀灭蚜虫,同时也可减少病毒的扩散传播。⑶实施土壤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等。据资料报道,剑线虫和长针线虫可传播香石竹环斑病毒。 茎腐病茎腐病又名香石竹基腐病,属于香石竹的毁灭性病害。 主要由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所引起。当发病时,香石竹受害植株茎基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在病斑周围常见到浅黑色边。病害发展时,可造成严重的根颈腐烂,导致植株突然萎蔫,叶片枯萎。在插条上,常引起湿腐或软腐。 病菌可以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长期生存,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污染来源。病菌可借雨水、灌溉水传播,条件适宜时侵入寄主。 温度较高和土壤过湿有利病害发生。尤其在温暖多雨季节或在前作发生过此病的圃地上连作病害更重。 要注意搞好土壤卫生,清除病株残体;扦插时应该采用无病插条繁殖。扦插前可将土壤进行蒸汽消毒(45-60°C约1小时);对于发病植株,可以用75%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加水对土壤进行淋溶,防治区域应超出发病处1米左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zp/4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非诚勿扰本人42岁,愿以后的一点一滴都
- 下一篇文章: 康乃馨催乳分享最全母乳喂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