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是它,临安春雨亦是它;

富春山居是它,千里江山亦是它;

清平曲调是它,行香词牌亦是它。

在历史长河的更替中,

它是国祚最长的王朝,

启南北两宋上下年的时光。

在文化的薪火相传里,

它是空前鼎盛的王朝,

呈琴棋书画诗花茶香之盛况。

——

它便是

宋朝

随着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徐徐展开,

这个叫做大宋的王朝向我们缓缓走来。

千百年后的今天

在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的现场

由多家文化机构所汇演的

大型茶剧场演出暨中华花艺小型插花展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

圆满呈现

本届茶博会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等省级部门支持,是四川省重点打造的以茶业为主题的重要展会。

聚焦“新、特、优”涉茶精品,邀请国际国内品牌茶企、茶叶茶具主产区组团参展,打造茶行业展示交易平台,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展出面积7万平方米,设精致川茶馆(省内)、精品名茶馆(省外)、产业融合馆、茶器艺术馆、国际文创馆等主题馆。

本届茶博会开幕式由四川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秀彬先生主持

省政协副主席、精制川茶产业机制联系指导省领导祝春秀女士致辞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先生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先生致辞

由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先生宣布“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

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

本届茶博会布展面积7万平米,分别设精制川茶馆、全国名茶馆、产业融合馆、茶器艺术馆、国际文创馆等主题馆,参展企业近家。四川省11个茶叶主产市、32个茶业优势县全部参展;省外,重庆市及大足区、永川区、秀山县,贵州省遵义市、毕节市,云南普洱市,甘肃省陇南市、陕西省安康市、湖北省赤壁市、广东省江门市、福建省福鼎市、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江西省景德镇市、江苏省宜兴市等10多个省市组团入川参展;此外还有来自日本、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在华企业参展。

展会期间还举办了多场茶文化主题活动汇演与茶会雅集,让本届茶博会实现了从视觉、听觉、味觉的全方位艺术盛宴。

让我们借由

11幅宋代传世经典名画

一同移步宋画之境

一同走进宋人的生活美学

一同重温本届大型茶剧场之经典

茶剧场之一No.1《歌乐图卷》

北宋·佚名

横.7cm纵25.5cm上海博物馆藏

该幅宋画描绘了南宋时期宫廷歌乐女子排练、演奏的场景。画中九位女子身材修长,皆披窄袖褙子,高髻上簪以角状配饰,并与一位老乐官和两位女童一字排开,手持笛、鼓、排箫、琵琶等多种宋制乐器,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卷。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

从交领右衽到上衣下裳;

从长袖宽衣到衣带系结。

披罗衣之璀璨兮,

珥瑶碧之华裾矣。

着我汉家霓裳,兴我礼仪之邦。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宋制汉服走秀

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我中华者,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几千年的传统文明与美学,

在一席汉服中延续传递着……

■主演机构:壹修茶堂

■宋画演艺者:嘉镁女士

茶剧场之二No.2《盥手观花图》

南宋·佚名

横32.5cm纵30.3cm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该幅宋画描绘了三位仕女在宫阁庭院欣赏插花的情景。图之左侧湖石花丛,旁侧方几上置一古铜觚,有序插置牡丹绿叶。屏风左侧的方几与案台各置一清雅花作,大至绿丝步幛,小至镜台粉盒均描摹细致。一仕女云鬓金饰,宫帔华裳,锦裙晓妆,正盥手并注目观赏案前之插花。旁立仕女捧金盆,身后立仕女手执长柄宫扇,展示出一幅宋代仕女欣赏插花的高雅意境。

由古至今,人们追寻自然的脚步,从未停歇。

或是如诗中所写,暮秋初冬时节,邀约二三好友,在红枫或银杏的斑斓色彩里,去感受一份收获与蕴藏的温暖;或是在“海棠未雨,梨花先雪”的意境中,去感受春日的讯息。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中华花艺小型插花展之文人花

宋人四般闲事之插花,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亦如宋词的清丽婉约、含蓄隽永,

文人花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宋人寄情于山水草木,

一花一枝,以表心意。

■主演机构:成都雅築花韵

■插花指导:雅月教授

茶剧场之三No.3《焚香听软图》

南宋·李嵩

横.5cm纵.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幅宋画描绘出一幅文人焚香净气听阮的庭院景致。苍松怪石,芭蕉绿藓,置一几、一榻,古鼎陶瓯于侧。一仕女拈花,一仕女摇扇。香师恭敬的将燃薰的香炉供于几上,榻上的文人左腿盘起,右手持拂,神态自若,于香烟袅袅中聆听阮音悠悠。

拈花示众,宫扇轻摇;

执拂坐榻,晨醒且把香来唤。

沐手落篆,静心燃熏;

一炉清供,心境明朗澄澈矣。

阮音起,烟云供养,

当下无上清凉。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宋之香事

一炉香,一缕烟,既可静思,又能洞察梵烟缥缈。潜心摄受入鼻之香气,或馥郁、或清新、或雅致、或醇厚......它点出神秘悠远的空间传递,兼具沉稳优雅的视觉。

■主演机构:宜宾雨禅茶修学堂

■宋画演艺者:熙阳女士

茶剧场之四No.4《听琴图》

北宋·赵佶

横51.3cm纵.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该幅宋画描绘了宋代贵族抚琴听曲之境。画之正中苍松挺立,枝叶郁茂,凌霄花攀援而上,旁侧修竹数杆。奇石之上置铜鼎插花,案几供一香炉燃烟袅袅。身着道袍的抚琴人轻拢慢捻,另二人坐于下首听琴赏音,神态恭谨。于无声之际,呈现出一幅有声且高雅的听琴意境。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古琴独奏

神闲意定,万籁收音天地静,

玉指冰弦,声声落古今。

古琴,亦为宋人抒发情志、

感物畅怀、修养身心之径。

一曲七弦,归去来兮……

■主演机构:锦瑟国乐馆

■宋画演艺者:牧非先生

茶剧场之五No.5《五百罗汉图(局部)》

北宋·周季常林庭珪

该幅宋画为南宋明州车轿街的两位佛像画师周季常、林庭珪用10年的时间绘制的幅《五百罗汉图》中的局部,栩栩如生地记录了当时明州佛教文化地盛况。宋代点茶饮茶之风不仅在民间和宫廷盛行,于寺院禅堂,亦是僧人们的修行法门,故有“茶禅一味”之说。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禅修茶道

一花一世界,一茶一菩提。

宋代茶之兴盛,于佛寺禅堂,

亦是信众们明心见性、

参禅悟道的修行法门。

茶禅一味,禅修茶道。

■主演机构:正觉文化·成都禅茶书院

■宋画演艺者:正觉禅茶师

茶剧场之六No.6《围炉博古图》

南宋·张礼训

横72.7cm纵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幅宋画描绘了宋代文士鉴赏古器、欣赏挂画的场景。庭前苍松挺立,白梅盛绽,案几之上放置有古物佳器名窑。榻下炉火开光,三位文士围束腰长桌而坐,一者观画畅谈,二者盥手回首,三者坐于扶手椅上正研磨茶粉,为点茶备茶。另一文士则与书童在园中踱步吟诗。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挂画《千里江山图》

赏器

博古,乃宋人闲雅之事。

围炉坐榻,备器煮水,

文人墨客聚一堂,

论今谈古。

传世名画的笔墨,从这里开始挥洒;

五大名窑的薪火,从这里开始升腾。

■主演机构:半山·瀹圃成都沐馨茶修学堂

■宋画演艺者:陈茜女士言蹊女士

茶剧场之七No.7《花篮图》

南宋·李嵩

横26cm纵21cm上海龙美术馆藏

该幅《花篮图》乃李嵩所作绢本系列画,现存于世仅三幅,分别表现春、夏、冬三季插花作品。一只竹藤编织的精致提篮中,有序的插置着各种水灵鲜嫩、娇艳多姿的时令花朵。或含苞待放,或盛开舒展。花材运用穿插有致,空间结构明朗准确,反应出宋人对于插花艺术的喜爱。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中华花艺小型插花展之篮花

在插花风尚盛行的宋代,

花型与花器篮有了丰富的呈现。

篮,亦成为宋人的择器钟爱。

四季的流转,山川的变幻,

皆可在一篮花中,

展现自然与万物之灵。

插花指导·雅月教授

■主演机构:成都雅築花韵

■插花指导:雅月教授

茶剧场之八/九No.8/9《撵茶图》

南宋·刘松年

横66.9cm纵44.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幅宋画描绘了宋人磨茶、点茶的场景。画中左前一茶童骑坐于长条矮几上,右手正转动茶墨研磨茶粉。旁侧的桌案陈列着筛茶的茶箩、贮茶的茶盒、以及茶盏、盏托、茶匙、茶筅等。另一茶童则伫立桌案前,右手提汤瓶,左手执茶盏,欲待点茶。

《文会图》

北宋·赵佶

横.9cm纵.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幅宋画描绘了北宋时间文人举行茶会雅集的场景。庭院雅致,垂柳修竹,树下设一大桌案,有序置放着果盘、酒樽、茶盏等。八九位文士围坐而坐,或持盏、或吟唱、或私语。画卷前部为一小桌案,陈列茶盏、盏托、茶瓯等物。一茶童手提汤瓶,意在点茶。另一茶童则手执长柄茶匕,往右侧的瓷罐中沾清水,意在茶汤上作画。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宋代点茶

茶百戏

茶至宋时,已为举国之饮,

自上而下广为盛行。

尤以点茶、茶百戏为风尚。

盏色贵黑,汤色贵白,

点茶而后施以清水幻变,

一幅诗情画意跃然于盏。

■主演机构:若水一茶文化创意(重庆)有限公司

■宋画演艺者:刘珊辰女士许源珂女士

茶剧场之十/十一No.10/11《西园雅集图》

北宋·李公麟

横cm纵26.5cm民间私珍藏

该幅宋画描绘了画者李公麟与苏东坡及众多文人雅士在驸马都尉王诜府中作客聚会的情景。松桧梧竹,小桥流水,极园林之胜。文人雅士或挥毫用墨,吟诗赋词,抚琴唱和,打坐问禅,衣着得体,动静自然,宾主风雅矣。

《月色秋声图》

南宋·马和之

横25.9cm纵60.5cm辽宁省博物馆藏

该幅宋画描绘了一位宋代文人与其茶童在月色皎洁下临溪而坐,煮水瀹茶的景象。清朗的秋夜,月光洒在沙堤之上,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溪流淌出舒缓澄澈的旋律,充满了人与自然相栖相依的审美情趣。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文人诗会

洞箫独奏

东坡茶艺

宋代文人于茶中静思得慧,

而有了东坡提梁壶之灵感。

于一壶杜康中抒情畅怀,

而有了诗词曲赋的灵感。

杏花树下,东坡饮酒作诗;

且忆好友,箫声如期而至。

■主演机构:乐山古幽茶府

■宋画演艺者:郑小梅女士彭玉芳女士卢娟女士

宋人的才情不仅体现在诗词曲调中,

更在把盏品茶的雅玩中。

李清照的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

于是有了行茶令与飞花令的风雅与诗意。

猜茶谜

行茶令

飞花令观众现场猜茶谜——宋代行茶令——宋代飞花令观众/参与雅玩木笛与宋词朗诵

■主演机构:峨眉山初心茶坊珠海心语茶室

■宋画演艺者:张莉女士汪银珠女士

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宋画讲述人如菊女士

用一几一榻呈现宋代空间之美;

用一箫一琴呈现宋代音律之美;

用一炉一篆呈现宋代香道之美;

用一瓶一剪呈现宋代插花之美;

用一书一画呈现宋代文房之美;

用一壶一盏呈现宋代茶事之美。

花/景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宋朝距离今天的你我,已然过去了七百多年。

然而有一些文明的光辉,并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散,

而是在岁月中沉淀,最终谱写成经典。

经典传千古

人不散曲终

让我们记住今天的茶与器、今天的香与花;

让我们记住今天的琴与箫、今天的诗与画;

更让我们记住、这些宋代的传世经典名画。

在这些宋画中

去体会宋人的生活美学,

去链接宋人的生活方式,

去感知宋人的生活态度。

大宋梦华·DASONG

是即便我们身处滚滚红尘与喧嚣中,

也能获得一份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是即便我们处在不圆满的人生之中,

也能获得一份生命的轻安与豁达;

是即便我们面对着生活的柴米油盐,

依然能够创造出一份生活的美学。

年从宋代茶画里走出来的生活美学

大型茶剧场演出

暨中华花艺小型插花展

圆满结束

下一届我们再会

?主演嘉宾:汉服·嘉镁/香事·熙阳/古琴·徐牧非/茶诗·卢娟/茶令·张莉/茶事·汪银珠/禅修·黄茜/点茶·刘珊辰/分茶·许源珂/瀹茶·郑小梅/挂画·陈茜/器赏·言蹊

?插花指导:雅月教授

?总策划:如菊女士

?摄影:枝木影像

END

茶说:

城市喧嚣,人海茫茫,

你我若相逢,

总该有一盏茶的交情...

雅生活大隐于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zp/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