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古董即将开拍高清图
万昌斯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25-27日在香港湾仔万丽海景酒店举行。 本次春季拍品近件,呈献从世界各地甄选的中国古代玉器、翡翠珠宝、佛教艺术造像、瓷器、青铜器、竹木雕、石雕、金银器、中国古董珍玩等,为香港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盛宴。 以下是本次拍卖会的精选古董: 拍卖品: 来源:山中商会旧藏 年代:宋 铜「饕餮」纹「四兽」足盖鼎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长32.6cm(/8in) 拍卖品: 年代:北宋 定窑白釉酒杯配盏托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最大:直径13.2cm(51/4in) 拍卖品: 年代:宋 建窑黑釉银毫盏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直径12cm(43/4in) 拍卖品: 年代:北宋 定窑茶叶末釉斗笠碗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直径19.4cm(75/8in) 拍卖品: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 年代:明嘉靖 青花「凤求凰」「花卉」纹罐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直径19.3cm(75/8in) 拍卖品: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说明:附原装日本旧木盒 年代:明宣德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瓶高13.4cm(51/4in)总高14.4cm(55/8in) 拍卖品: 来源:1.美国著名外交官OgdenReid(b.)旧藏 2.日本藤田家族旧藏 诗文:「碧水弯环俯小亭倚栏独坐阅金经问谁识得菩提趣恰有芭蕉侧耳听纱窗竹簟静无蝇香吐金猊碧缕凝休向人间求避暑个中自有玉壶氷漫忆秋凉秋易到不堪夏热夏难留眼前风景浑无定供我闲吟独倚楼林泉潇洒惬幽寻兴罢归来暮霭侵凉月照人人不寐一瓯香乳听调琴冰盘葵扇何须恋沉李浮瓜底事贪俯槛早占秋景近一湾水色已成蓝昨夜微风拂屋檐荷亭爽气一番添今朝梦醒披衣处飞瓣飘香到绣帘乾隆丙辰夏月御题」 印:「乾隆宸翰」「惟精惟一」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说明:附原装日本旧布盒及原装日本旧布座 年代:清乾隆丙辰年() 墨彩「御制诗」笔筒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筒高10.7cm(41/4in)总高13.5cm(53/8in) 参考:一件清乾隆窑御制诗笔筒,形制与此拍品相似,载于《清康雍干名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年,页,编号 传世乾隆御制诗笔筒均为小件。此件笔筒应属一套五件之一,其上各书六首诗章。此件笔筒所题之诗,乃乾隆帝所作〈夏兴三十首〉之首六诗,据推算作诗日期应早于年登基时。与此同组之笔筒,另有一器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另,此笔筒亦载于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清康、雍、干名瓷」中,是为精品。此笔筒通体白釉,四足,筒口描金,里及底均施松石绿釉。有「乾隆宸翰」及「惟一惟精」二印,底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六字款。乾隆时期墨彩的独立品很少,墨彩主要用来勾勒粉彩、五彩器物的纹饰线,或绘器物的局部纹饰,或墨书诗句。此筒上诗文即用墨彩绘刻而上。透过此品,当可一窥乾隆帝于诗文上的才情风流。 拍卖品: 来源:1.第一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下令烧制 2.第一任中华民国总统夫人宋美龄批示赠送两瓶予藤田正仁 3.日本藤田家族旧藏 款识:「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正」 说明: 1.附原装日本旧木盒 2.附总统府秘书处郑彦棻信件 年代:民国三十六年() 国礼瓷瓶一对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最大:高35.3cm(/8in) 参考:一件民国三十六年国礼瓷瓶,形制与此拍品相似,载于铁源主编《江西藏瓷全集—民国(上)》,朝华出版社,北京,年,页21,图10 此对国礼瓷瓶为螭耳斛桶瓶款,口沿外侈,瓶颈粗短、溜肩、圆鼓腹、圈足,瓶身通体以繁密酱色铁骨疙瘩纹为地,配以金彩纹装饰。口沿部分饰有一圈如意云纹,瓶颈则以变异蕉叶纹作装饰,以前后方式排列,突显其立体感,在瓶颈侧对称置「S」型如意双耳,如意耳以绞绳纹系「卍」字、双鱼、磬石,象征吉庆如意、万年有余之意。在瓶肩位置饰有两道粗弦纹,其上有金彩卷草纹,两道弦纹之间位置,则填以蝠纹及卷草纹。器腹前后中央两开光,内绘有粉彩山水人物图,圈足处饰有波曲纹,器底有款识:「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正」字样。 根据史料记载,年7月,蒋介石避暑庐山,为纪念二战胜利,需要制作一批精细的礼品瓷用以赠送外国元首及友人。江西省陶业学校承担了这项任务,历时一个月设计出陈设瓷及餐具两类,并于年中全部完成。这批国礼瓷质量颇高,是国民瓷中之表表者。当中计有螭耳斛桶瓶、双耳盾式瓶、挂盘等,款识皆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正」字样,而螭耳斛桶瓶出产仅有20件,本对国礼瓷瓶为其中两件。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后来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伦敦大婚时就收到其中一套国礼瓷,她回信致谢蒋介石夫妇时称赞到「这些瓷器质量之高,恐怕只有中国才能制造出来」。该套国礼瓷餐具所剩不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由随附的信件可知,本拍品乃是当时蒋宋美龄女士批示,由总统府秘书处郑彦棻赠予前日本驻台湾长官藤田正仁,为藤田氏之旧藏。 拍卖品: 来源:1.美国著名外交官OgdenReid(b.)旧藏 2.日本藤田家族旧藏 说明:附原装日本旧木盒及原装日本旧布包裹 年代:宋 钧窑蓝釉紫斑碗配紫檀「仰覆莲」底座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直径14.1cm(51/2in)总高16cm(61/4in) 口微敛,弧形腹壁,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色泽凝厚滋润,清新淡雅。口缘釉薄处呈酱黄色,足素胎无釉。碗内外壁的紫斑均被一层幽蓝包围,就似日落西山,云边被大日余辉烧灼晕染,即将入黑时的那抺深沉意味。紫檀座雕工精美,分上中下三层,座足呈莲叶绽放状;中层雕一圈仰覆莲瓣,花瓣或上仰或下折,弧度逼真,栩栩如生;上层再雕盛开花叶以承托瓷碗,仅此紫檀莲花座就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精品。紫斑碗置于花托上配成一套,相得益彰,令人望之得享片刻心清神宁。 宋代五大名窑中,钧窑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釉色以天青色和天蓝色居多,又以施铜红色或紫色斑块饰者为上品。即使是同样的配方,钧瓷会因色釉的厚薄、入窑的位置或温度的高低,造成烧成后的釉色变化万千。所谓「钧和玉比,钧比玉美,黄金有价钧无价。」,此种神奇的窑变,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五彩渗透、相映生辉,令钧瓷广受收藏家所倾爱。 拍卖品: 年代:清 孔雀石「同心圆」水洗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直径11.5cm(41/2in)总高5.9cm(23/8in) 拍卖品: 来源:1.香港苏富比年4月4日,编号 2.纽约佳士得年3月29日,编号 3.英国水松石山房旧藏 年代:清 琥珀「福寿双全」坠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长5.2cm(2in)重13g 琥珀「福寿」坠,玉质莹润通透,蜜糖色清丽雅质,它是宫廷造办处之作。整体呈心形状,精湛的镂雕工艺在盈手可握的琥珀中随形雕出两个寿桃,饱满圆润,枝叶舒展自然,之间以盘绕的枝梗和卷曲的叶片巧妙分隔,增加了层次感。一只猴子在寿桃的左上方,一手扶着树枝,一手触碰寿桃,表情欣喜。另一面,左上角一只蝙展翅趴伏于寿桃上方,整个画面静中寓动,布置颇见功力。右边一直猴子四肢有力的伏立在枝梗上,左手触碰灵芝,像要摘走灵芝似的,活灵活现。琥珀「福寿」坠是HughMoss先生的收藏,他的堂号:「水松石山房」,所以他叫「水松石山房主人」。他从事专业中国艺术品收藏逾四十年,是顶级中国文物古董的外国收藏家。 拍卖品: 年代:汉 铜铭文四象镜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直径22.7cm(87/8in) 拍卖品:8 来源:1.日本藏家旧藏 2.日本童梦年12月1日,编号 年代:西周 青铜「回首龙」纹鼎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高17.8cm(7in) 青铜回首龙纹鼎,西周盛食礼器,此鼎形制比例完美,整器庄严而厚重,具有大器之势。侈口方唇,上置两立耳,腹壁向下逐渐鼓胀,呈垂腹状,接近腹底部为最大径,底部饱满,下承三柱足,柱足内侧较直,外侧微略向内斜收。颈部饰一周龙纹纹饰带,龙回首,龙身呈横形波曲状,两龙之间有一道扉棱,头冠向上卷起,口喙开张,龙腹上有鳍,尾部上卷,龙纹纹饰带以边栏包围。鼎腹外底有Y形及三角形强筋线连结三足。 鼎为盛食器,是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由腹,足,耳三部分构成,用以盛物和烹调,其象征着国君和诸侯的地位及权力,青铜鼎完全垄断于统治阶层,被用来祭祀祖先,铭战功,具备了礼器的重要特征。 本件青铜回首龙纹鼎中造型浑厚,工艺精湛,为西周时期青铜鼎形制的主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西周夔纹鼎与本件形制相似。 拍卖品: 来源:1.欧洲藏家旧藏 2.意大利Cambi年12月15日,编号 铭文:「戈」 年代:商晚期 青铜「四瓣目」纹尊(「戈」尊)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高22.8cm(9in) 此青铜尊制作精细,器表通体呈红褐色,局部偶有绿绣,造型完整而典雅。侈口,上部光素,近颈部下方有着两条不明显的弦纹。腹部微微鼓出,主纹装饰有连续四瓣目纹纹饰带。高圈足,向下外撇,上部有两条明显弦纹,与颈部相互呼应。底部铸有族徽铭文一字:「戈」。 《说文》:「尊,酒器也,从酋,廾以奉之。」;《周礼》:「六尊:牺尊、象尊、着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尊是一种盛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由史料文献可知尊既是生活用具,同时也作为礼器,对于古代的社会政治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青铜尊作为青铜器中的典型作品,其审美价值是无与伦比的。此件青铜四瓣目纹尊造型饱满稳定,装饰细致,曲线流畅,曲直相对,收张相合,使人在平和中亦能感受到线条的律动,精湛的工艺显示其重要的艺术及收藏价值。形制与此尊相近之例可参考:商代晚期父辛尊,见陈梦家,《殷周青铜器分类图录》,汲古书院,年,图版A。 拍卖品: 铭文:「邑父父乙」 说明:附原装日本旧木盒 年代:商中期 青铜「饕餮」纹方鼎(「邑父父乙」方鼎) 估价:HKD3 估价:RMB 尺寸:高22.6cm(87/8in) 青铜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用途。《周礼?天官?亨人》:「掌共鼎镬。」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脀于鼎。」因此,商周时期的青铜鼎,多数充当礼器而非直接的烹煮器。而鼎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中,用它来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层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 青铜鼎类型繁多,尤以方鼎为尊。方鼎于商代早期便已出现,铸造工艺复杂,礼制级别甚高。在郑州商城周围的张寨南街、南顺城街和向阳回族食品厂三个窖藏中,共发现十个大方鼎,被认为分属早期的十代商王。殷墟王陵出土的商晚期牛鼎、羊鼎、后母辛鼎、后母戊鼎,更是确凿无疑的王室重器。加之方鼎数量远远少于圆鼎,故市场价格历有「一方顶十圆」之说。 此件方鼎为方体斗形柱足式,平面长方,方唇口沿外展,侧边对称双立耳。短颈,几与腹部不分。腹膛较深,上阔下窄,呈斗状,平底,四角承以四柱足。鼎耳外侧减地作两道凸起的弦纹,腹身纹饰分上下两层:上层环绕八个环柱角型兽面纹,四个居鼎壁中位,鼻梁凸起,以成鼎之扉棱。双目椭圆鼓隆,中心内凹,身躯向两侧展开,腿爪简化,居于下方。另外四个兽面纹横跨腹壁,鼻梁作鼎棱,仅存面部,省略身尾。下层中部留白,周围饰三层圆鼓的乳钉纹。腹内壁一侧,有铭文「邑父父乙」四字,乃简式祭辞。 鼎壁的环柱角型兽面纹的角作半环形,中间有一短柱与额顶相连。这一纹饰初见于商代早期,至中期依然沿用,凸显双目或鼻基,五官及身躯其余部分采用较粗的阳线构成,不饰地纹,如一九七四年郑州张寨南街出土的商早期兽面纹方鼎腹部纹饰(《中国青铜器全集》卷1第三五号),一九八二年山西洪洞上村出土的商代中期兽面纹鬲颈部纹饰(《中国青铜器全集》卷1第五八号)。乳钉纹是商早期方鼎的主要纹饰,一直延续到商晚期的殷墟二期。除上文提及的十个方鼎,还有一九九零年山西平陆前庄出土的商早期兽面纹方鼎(《中国青铜器全集》卷1第三七号)、一九八九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商中期卧虎兽面纹方鼎(《中国青铜器全集》卷1第四六号),皆大量使用乳钉纹。 邑父父乙方鼎这一制式的年代上限在商早期晚段,代表器即郑州博物馆藏兽面纹方鼎(《中国青铜器全集》卷1第三六号),二者器腹形制和纹饰颇为类似。年代下限早于安阳郭家庄所出亚址方鼎(《中国青铜器全集》卷2第四四号),此鼎腹部变浅,扉棱、柱足皆已发展成熟,能看出明显的演变痕迹。本件属过渡阶段,与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乳钉纹方鼎同时或略早(《中国青铜器全集》卷2第四六号),是商代中期方鼎的典型器。 商代中期政局动荡,这一时段青铜器存世较少,方鼎更为罕见,堪可宝珍。 拍卖品: 年代:金 铜坐龙 估价:HKD0 估价:RMB0 尺寸:高26.5cm(/8in)重g 参考:1.一件金代铜坐龙,形制与此拍品相似,现藏哈尔滨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2.一件金代铜坐龙,形制与此拍品相似,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这件坐龙为青铜实铸,龙的造型设计为弓身踞坐之姿,尾部上翘,双前趾着地,后趾成有力抓地状,铜坐龙整体造型匀称,线条流畅,各部位呼应映衬,浑然一体,龙首比例稍大,但微仰的姿态,半张的龙口似在端视前方,比之已经发现的金代同类器物构思巧妙,造型新颖,铸造精细,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此件金代铜坐龙从形象出发,认为是由不同种动物的身体器官组织结合而成,这些不同的动物身体器官形态反应着北方民族特殊的图腾崇拜观念,从而把金代铜坐龙作为金源文化的象征,既深入人心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金代铜坐龙是金初女真人沿用中原宋人制度的产物,并非女真人所独创,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铜坐龙恰恰反映出金源女真人视中原汉文化为正统观点,提现了金初女真帝王锐意进行汉化改革的决心,折射出了金源女真文化对外来文化虚心睿智的包容态度,而这多种良好的心理,正是金源文化不断奋发进取民族精神的内在表现。 此件坐龙经多方学者考证,应饰放于大辇的顶轮之上,金初并无车辇制度,《金史》记载金代的车辇制度始于金熙宗,金初得辽之仪物,既而克宋,于是乎有车辂之制,熙宗幸燕,始用法驾,至于皇帝所乘之御辇以及有关御辇上的坐龙,《金史》记曰:「大辇,赤质,正方,油画,金涂银叶龙凤装。珠翠结云龙……顶轮旋耀叶,中有银莲花坐龙……」金世宗于大定六年(年)重新审定皇帝所用金辂的形制,规定将从前所用的金辂饰物进行改造,止用辂,轼前有金龙改为伏鹿,轼上坐龙改为凤。据此可知,当时坐龙的形象也曾安装在皇帝乘坐的辇辂的轼上。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据此可推断此坐龙应为金代皇室的御用器物。 拍卖品: 来源:1.香港佳士得年11月27日,编号 2.香港苏富比年10月30日,编号 3.加拿大私人藏家旧藏 4.山中商会旧藏 款识:《乾隆年制》 年代:清乾隆 御制铜胎画珐琅开光「西洋仕女风景」图「螭龙」耳盖杯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总高12.1cm(43/4in) 拍卖品: 年代:五世纪 金嵌宝石王冠 估价:HKD0 估价:RMB0 尺寸:长21.4cm(83/8in)重g 拍卖品: 年代:清中期 金透雕「暗八仙」手镯一对 估价:HKD1 估价:RMB 尺寸:最大:外直径7.9cm(31/8in)内直径6.5cm(21/2in)厚0.7cm(1/4in)总重81g 金质,两只成对,镯体成圆柱形,海水纹打底,高浮雕暗八仙,所谓「暗八仙」,便来自于道教八仙,即八位仙真所使用的八件法器,也被称为「道家八宝」,是道教庙观或江南园林中常见装饰图案,分别为:宝剑、葫芦、荷花、阴阳玉板、鱼鼓、花蓝、横笛,芭蕉扇。因为直接采用神仙所持器物,未出现仙真本身,故称「暗八仙」,并用其代表道教八仙,既有祈求仙真降福的含义,也有预示道家仙术高超的寓意。此对金镯工艺细腻,纹饰生动,活灵活现,艺术造诣极高。 拍卖品: 年代:明 金镶宝石手镯一对 估价:HKD2 估价:RMB 尺寸:最大:外直径7.6cm(3in)内直径6.9cm(23/4in)厚2cm(3/4in)总重g 此对手镯以纯金为质,造型端庄,装饰繁复,光感质地颇为夺目,黄中泛亮,可见冶炼之高妙技术,采用了累丝工艺,金丝纤细柔曲,密密匝匝,工艺极为精湛,手镯中圈镶嵌宝石和金色互为呼应,奢华无比,处处体现出宫廷金器,雍容华美之风范。 拍卖品: 年代:清早期 金镶宝石「如意」发簪一对 估价:HKD 估价:RMB 尺寸:最大:长17.6cm(67/8in)总重87g 本品以纯金制成,簪首以累丝工艺制成如意云头形,并镶宝石,簪体上阴刻花纹,簪首与簪体可以拆卸,整体造型新颖,做工细致,应为明代宫廷尊贵嫔妃所用之物。 拍卖品: 年代:清早期 金镶红宝石「蟾」形头饰 估价:HKD1 估价:RMB 尺寸:长10.5cm(41/8in)重46g 此件头饰以纯金为材,将金子制成极细的丝,盘绕制成蟾形,工艺繁覆,细致覆杂,令人叹为观止,背部嵌红宝石,用以装饰,蟾四周也以纯金制成,花卉树叶及云纹设计非常巧妙、生动,十分讨喜,此物应为宫廷御用之物。 万昌斯春季拍卖会 预展 5月25日:上午11时正–晚上8时正 5月26-27日:上午10时正–晚上8时正 拍卖 5月27日 佛造像及中国古董珍玩A 中国古代玉器及翡翠珠宝B 地点 香港万丽海景酒店8楼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hy/4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康奈尔大学招聘博士后
- 下一篇文章: 重磅年荔湾区小学一年级招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