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忙而不茫,播种希望,收获美好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年6月5日,辛丑年四月廿五,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它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引经据典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原文: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译文: 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 芒种由来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它反映的是物候现象。顾名思义,“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所以说芒种是一个代表成熟与收获的节气,同时也是夏种开始。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呜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一候螳螂生螳螂的寿命一般一年一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六至八个月左右。芒种一候,也就是指每年的6月6日—6月10日左右,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茧成为小螳螂。当然根据各地的气候和环境的不同,螳螂卵的孵化会略有不同。 芒种二候鹏始鸣芒种二候,通常在每年的6月11日至6月15日。伯劳鸟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又名:百罗鸟、伯劳头,生性凶猛,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伯劳古称“鵙”。伯劳古鸟在古代民间历史悠久,成语劳燕分飞的典故、伯奇劳乎的典故都源自伯劳古。 传说周宣王时,贤臣尹吉甫,听信继室的馋言,误杀前妻留下的爱子伯奇,而伯奇的弟弟伯封哀悼兄长的不幸,就作了一首悲伤的诗,尹吉甫听了以后十分后悔,哀痛不已。 有一天尹吉甫在郊外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鸟,停在桑树上对他啾啾而鸣,声音甚是悲凉哀凄,尹吉甫忽然心动认为这只鸟是他的儿子伯奇魂魄所化,于是就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伯奇就飞来停在我的马车上。”话刚讲完,这只鸟果真就飞过来停在马车上,于是尹吉甫就载着这只鸟回家。 到家以后,鸟又停在井上对屋哀鸣,而尹吉甫假装要射鸟,拿起弓箭就将继室射杀了,以安慰伯奇。虽然故事近乎神话,但伯劳鸟名却由“伯奇劳乎”一语而得。由此可见,芒种二候鹏始鸣是由于人们将所熟知的伯劳鸟作为记录节气的特征。 芒种三候反舌无声芒种三候,通常在每年的6月16日至6月20日。此时,一年中阳气最旺的端午过去,阴气微生。芒种三候反舌无声,说的是这个时期,能学各种鸟叫的反舌鸟,都开始不再发声鸣叫,喻小人有出现的苗头。反舌鸟体型略大,鸣声甜美,但不如欧洲亚种悦耳,告警时的嘟叫声也大致相仿。 另一种说法认为反舌鸟即为乌鸫。乌鸫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留鸟,虽说羽色单纯,貌不惊人。但它确是鸟类中的一位技艺高超的口技专家。乌鸫的鸣声高昂宏亮,音如“吉—吉—吉—吉”,所以又被人称为乌鸫。 每到春季繁殖季节,乌鸫的啭鸣声悠扬宛转,音韵多变,尤其善于模仿其他禽鸟的鸣叫声,画眉、黄鹂、柳莺乃至雏鸡鸣声,无一不学的惟妙惟肖,且叽叽喳喳鸣声不断,如浑身是舌。古人以乌鸫能“反复百鸟之音”,称其为百舌或“反舌”。 芒种习俗 ?送花神 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养生 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人梅雨季节,持续阴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十分闷热,各种物品容易发霉,蚊虫开始孳生,极易传染疾病。 这一时期的健身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调养:应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2.注意起居: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以解除疲劳,利于健康。天热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要“汗出不见湿”,因为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要经常洗澡,但出汗时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澡。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风。 进入芒种以后,尽管天气已经炎热起来,但由于我国经常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有些地区的气温有时仍很不稳定。比如东北地区在此期间有时还会出现4℃以下的低温,华北地区有时也可出现10℃左右的低温,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曾出现过12℃以下的低温,因此在芒种时节春天御寒的衣服不要过早地收藏起来,必要时还要穿着,以免受凉。 芒种饮食 芒种期间的饮食宜以清补为主。 1.顾脾胃,少寒凉: 夏季雨量增加,天气既热又潮湿,疲乏无力、睡眠不佳、胃口差、消化能力下降是许多孩子在芒种时节出现的不适表现,称为苦夏。中医认为,湿属阴邪,而脾喜燥恶湿,由于芒种比较闷热,故易湿困脾胃,如果孩子又贪吃冷饮,此时脾胃很容易“受伤”。过于寒凉易致孩子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而且寒凉的饮食会刺激胃黏膜,诱发胃肠出现痉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所以此时应注意护理脾胃,宜适当增苦,避免过食寒凉食品。 2.避免过多食肉,多吃谷菽菜果: 元代医家朱丹溪主张“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饮食“常宜轻淡甜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并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而孩子脾常不足,夏季由于天气闷热,消化能力有所下降,故芒种时节,饮食宜清淡、质软、好消化,不可过多摄入高热量食物,可适当吃些粳米、红米、红豆、绿豆、小麦、大麦、粟米、苡仁、扁豆等甘淡平补之物。饮食烹调和菜蔬炒制中也不宜添加过多食盐、食糖以及辛辣调料,以免影响食欲、消化。 3.吃苦饮酸 一般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解暑燥湿功效,所以芒种时节可以给孩子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生菜、苦菊等,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而酸味食物具有生津、敛汗的作用,由于孩子在夏季食欲不佳,又多汗,适当增加一些酸味的食物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之类的食物,有生津、止渴、开胃的作用。 4.补钾防打盹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湿度增加,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闷热、潮湿的天气容易使孩子乏力,犯困,给孩子多吃些富含钾的食物,如荞麦、玉米、大豆、香蕉、甘蓝、莴苣、毛豆、苋菜等,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芒种饮茶 这个季节雨量充沛,气温明显上升,日照时间短,相对空气湿度大。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署易入心”要有意识地保持神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所以除饮食养生外,推荐几种茶饮: 1.桑葚茶: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促进肠胃蠕动和分泌肠液的功能。将桑葚冲洗干净后,控水,然后可以将桑葚用水熬制成糊状,再用蜂蜜搅拌,晾凉后装入瓶中,放入冰箱冷藏室,随喝随取调制成饮茶。 2.决明子菊花茶:将决明子30克,野菊花12克一起放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每天取以上的量可以饮泡多次。这组饮茶具有平肝潜阳、清热、降压的作用,很适合夏季芒种季节饮用。 3.乌梅茶: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生津、敛肺的功效。也是很适合这个季节的开胃茶饮。将新鲜的乌梅洗净,控干水,加入水,白糖或冰糖熬制成浓饮茶。放入冰箱,待饮茶时取出冲饮。乌梅直接沏茶放入也行。 4.枸杞薄荷茶:将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2克,菊花6克放入带盖子的杯中,用沸水冲入后,盖盖焖泡10分钟待味道渗出后,可以饮用。最好再加上蜂蜜调制饮用,具有润肺,清凉消暑的作用。 5.苦瓜蜜茶:将苦瓜洗净切成片(最好晾干容易存放),每次取15克放入杯中,沸水冲泡,待10分钟后,加上一勺或半勺蜂蜜调制成苦瓜蜜茶。解燥热,败燥火,适合暑天火旺者饮用。 6.苦丁茶:苦丁茶清热化湿,清心补脾,去肝火。很适合夏季血脂高、血压高、肝火旺盛者饮用。苦丁茶直接放入杯中,用落滚开水直接冲泡饮用即可,也就是沏茶的水温不要过高,80~90度即可。 芒种诗选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鷃鸟往来声。 淥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梅黄时节怯衣单》 宋·范成大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芒种农谚 三夏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夏忙。 芒种忙,麦上场。 夏季农活繁,做好收、种、管。 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 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 黄熟收,干熟丢。 麦收要紧,秋收要稳。 紧收麦子慢收秋。 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 芒种时节,是收麦、插秧的时节,既是收获,也是播种的时节。俗语说: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生命中的收获,都来自于耕种,耕种的过程,必定繁忙而辛苦,可所有的辛苦在收获的那一刻,都化为值得。耕种如此,人生亦然。只有播种、耕耘,才会有收获。这是一个收获与希望并存的时节。不忘播种,勤于耕耘,才会有收获。愿你不畏炎暑,播种希望,收获美好。 图文 于博超 编辑 卢帅帅 审核 蔡少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wh/8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无论男女,婚外有情,大都是从这4个ld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