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古八景今安在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820/4240392.html 1、梦里的那片海 2、朋友!你敢挑战莲花山吗 3、校园里的木棉树 4、荷田秋色 5、汕尾八景你知多少
海丰县古八景源远流长,《惠州府志(明嘉靖版)》有记载以来已近年。目前,有关海丰古八景的文字记载除了府志、县志等可查阅之外,网上也能搜索到,但提及古八景现状的文章比较少见,笔者试图作初步探讨,与大家交流、分享。 海丰古八景今安在 《惠州府志(明嘉靖版)》、《海丰县志(乾隆版)》记载的海丰古八景:“莲峰叠翠”、“银瓶飞瀑”、“龙津渔唱”、“丽江月色”、“万寿晓钟”、“凤河晚渡”、“长沙夜雨”、“海门潮声”。这八景展现了海丰山水的壮秀,风光的奇媚,古迹的神幽。 最先给海丰八景命名的是惠州人吴高(此说法源于海丰八景):吴高(约—年),字志高。归善县(今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人。明宣德八年(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员外郎、福建左参政。曾参与编纂明《惠州府志》。《惠州府志(嘉靖版)》称其“致仕归,杖履幅巾,徜徉山水,惠阳风物陶写殆尽。”有《半径樵归》诗被录入《明诗综》:“荷叶盖头归,知是前溪雨。好鸟如有情,对人相慰语。明日仍复来,山灵不厌汝。”明、清《惠州府志》和康熙《博罗县志》存其《第一江山亭记》、《石埭山》、《咏刘判官死节》、《上界第一峰》、《莲峰叠翠》、《丽江月色》、《凤湖晚渡》、《万寿晓钟》以及《题卓锡泉》诗等作品,《古今图书集成》收其佚文《惠州修路记》,所记宋代惠州水东(今惠城区桥东)修路之事,史料价值颇高。道光《广东通志》有传,在海丰游历时也留下不少诗篇,“是‘海丰八景诗’的始创者”。 1 莲峰叠翠 ★景区位置 “莲峰叠翠”景区位于海城镇(原莲花山镇)辖区的莲花山主峰,即现“广东莲花山森林公园”内。 ★史书记载
清乾隆《海丰县志·舆图·山》:“莲花山。邑北三十里,形如莲花,高数百丈,层峦耸拔,翠秀异常,人拟为九华之亚。” ★景物简况 海丰地形背山面海,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和东南部是丘陵地带。中部和南部滨海地区是河流冲积而成的块状平原。北部和西北部的莲花山脉主峰海拔.3米,列峰如莲,其山势微抑而起,为莲花峰。南麓坡面上,层峦叠嶂,翠绿相间,堆叠而起,层次分明,形成天下奇景,“莲峰叠翠”一景就因峰似莲花,林木滴翠而得名。 自古以来,莲花山吸引很多文人墨客来这里隐居。据史料记载,宋朝时就有安昌期、白玉蟾两位名人来这里,相传就是在这里羽化成仙,成为道教的真人。 莲花总能让人想到佛教,从明朝开始,莲花山脉各灵气所归处,陆续建立起许多庵寺,如鸡呜寺、莲花寺、云莲寺、白云寺、金竹寺、大道庵…… 在莲花山众多的寺庙中,鸡鸣寺的由来最富传奇色彩。 ★名人诗赞 历代《莲峰叠翠》诗曰: 芙蕖峰上景偏幽,雨过风光翠欲流。 正似匡庐招李白,万松深处碧云秋。 (吴高) 十里山环秀,芙蓉露一峰。 霁烟流岸水,霭气入高墉。 滴幕光湛撷,浮云碧欲镕。 石堂瓢可解,高挂一云筇。 (黄易) 绕郭青山一望中,巅头积翠郁葱葱。 光连涨海浮金晕,秀競层峦耸碧空。 道转清泉流石乳,峰迴紫气薄长虹。 却因问俗无多暇,暂尔登临遡谢公。 (姚德基) 莲花峰上影参差,动把灵岩叠秀姿。 山岭半腰眉黛里,采药枉自说西施。 (徐旭旦) ★景物现状 莲花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进一步开发保护,政府大力推进规划、绿化、交通、水土保持等工作,使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年3月,经广东省林业厅批准,建立“广东莲花山森林公园”。年1月29日“莲峰叠翠”被评为汕尾八景之一。近年来,这里兴建了度假山庄、第一泉、漂流、茶庄等旅游新区,使莲花山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红色景观于一体的原生态旅游名胜景区。现在,这里蓊郁的青山、众多的寺庙、嵯峨的怪石、飞流的瀑布得到有效开发,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 2 银瓶飞瀑 ★景区位置 “银瓶飞瀑”处于银瓶山中,银瓶山属莲花山范围,位于“广东省莲花山森林公园”内。 ★史书记载 清乾隆《海丰县志·舆图·山》:“银瓶山。邑北二十五里,县之祖山也。高峰突起,状如立瓶,上有天池,秋冬不涸。春夏间飞泉泻瀑,恍如垂练。” ★景物简况 银瓶山是莲花山主峰的向南延伸,与莲花峰相对,四时产茶,瀑布悬练,峭峙千仞,其顶绝锐,犹如建瓶,其景颇为壮观。 清康熙初年,明崇祯巳卯科举人、知名学者黄德燝常来金竹寺游览,饮甘泉清洌醒神,写下“第一泉”及《银瓶飞瀑》诗。 ★名人诗赞 历代《银瓶飞瀑》诗曰: 层峦月夕殷轻雷,一派银河接上台。 海国年年春泽沛,作霖应尔是仙才。 (黄徳燝) 半壁飞流影,层崖一练青。 泉寒嶔石骨,液冷泻银瓶。 喷雾牵江湿,湔云出海渟。 几湾龙瀚急,遥见水帘屏。 (黄易) 芙蓉削掌五云高,大壑鸣秋送野飚。 天际蜿蜒飞素练,空中澎湃泻银涛。 螭翻玉涧千丝乱,马曳吴门一瞬逃。 自是源通槎汉远,功深泽物不云老。 (黄道圭) 高峰流出水潺潺,水色遥连紫翠间。 古木千章泉更上,飞涛万丈鸟惊还。 恍疑皓魄浮云汉,更爱清光照玉山。 心映冰壶同皓洁,忻看沆瀣一开颜。 (姚德基) ★景物现状 “山还是那座山,瀑还是那些瀑”,如今山更美、水更秀,进山的路好走了,游客多了。 3 龙津渔唱 ★景区位置 “龙津渔唱”在今海丰县城中山路龙津桥之龙津河段。 ★史书记载 《海丰风情录》:“龙津河过去水清且深,多有鱼虾,因而渔船穿梭网捕,时可闻渔唱水歌,尤其是夜晚,唱韵更美。人们倚凭龙津石桥的栏杆,或立或坐于岸边,闻之深有风味。” ★景物简况 海丰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均由北向南流注入大海,海城东部的龙津河,发源于银瓶山,流至小金笼山(鹿境)合赤岸河、大小液河之水汇为三江。龙津河过去水清且深,鱼多虾众,因而渔船穿梭网捕,时可闻鱼唱水歌。尤其是夜晚,唱韵更美,故称“龙津晚唱”。龙津河上有一座龙津石桥,始建于明代天顺七年(年),全长80米,它不仅为龙津河增色添彩,还为赏听渔歌和观览水景者添置了好去处。 ★名人诗赞 历代《龙津晚唱》诗曰: 曲曲清溪绕屋斜,数声欸乃起汀沙。 夜深月白知何处?余韵风飘出蓼花。 (吴高) 石织桥津砥柱流,神龙恍惚卧江洲。 三更夜静渔歌闹,尽是芦花声里秋。 (郑名先) 胜地人繁陆处余,石梁深径尽浮居。 昼无徭役歌随枻,夕有清杯韵满渠。 春夏多风龙化急,东南叫月鹤归纡。 亦知槛外皆湖海,欲学陈登恐不如? (洪首辟) 环溪碧浪映苍旻,几处渔舟出水滨。 欸乃声低缘岸远,逶迤櫂放击渊滣。 桥边絮舞生花浪,水面萍浮点石鳞。 一曲酣歌渔者乐,遐荒尽是太平人。 (姚德基) ★景物现状 20世纪中叶之后,龙津河因水系环境改变,县城扩建,人口激增等因素,河床抬高、河道淤积,龙津早已没了渔唱。 年以来龙津河经过多次整治和配套建设、美化、绿化,现在碧水荡漾、涟漪绵绵,两岸郁郁葱葱、群楼屹立,河光灯色相互辉映,变得更加靓丽,成为百姓休闲、观光的一处佳景。 4 丽江月色 ★景区位置 “丽江月色”位于龙津河下游,即丽江鹿境河段。 ★史书记载 《海丰风情录》:“丽江江面较宽,水清,波微,每当月明之夜,朗月印江心,波光潋滟,景色妙绝,令人陶醉,引人遐思,富有诗意。” ★景物简况 赤岸河在海丰县城东郊5公里处,流经陶河港分为东、西溪,东溪流入碣石湾,西溪则流至鹿境汇入丽江。丽江江面较宽,水清,波微,每当月明之夜,朗月印江心,波光潋滟,景色明媚,令人陶醉,引人遐思,富有诗情画意,故称之为“丽江月色”。 每当月圆之夜,站在鹿境山岭可看到“丽江月色”之佳景,尤其是秋高气爽的晚上,碧空无云,皎洁明月,将清辉倾洒下来,给微波不兴的江面上涂了一层光明、淡雅、柔和的月色。岸边的翠竹绿林之轮廓清晰地倒映在丽江上。微风拂过,水面上会摇曳出层层闪亮的波光,美不胜收。据载:南宋末代皇帝端宗兵败之后,曾率兵船从陆丰甲子港出发,顺东溪往西,尔后到达西溪丽江埔。将士们为丽江月色所吸引,从而激发他们收服破碎河山的豪情壮志。 以前,清澈的丽江水是半咸半淡的,外面的海水从丽江口溯流倒灌,咸水淡水互相渗透,枯水季节影响范围更大。因此,丽江可蕴育滋生出丰富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恰好是蚝蚌繁殖生长的理想场地。月光如流水一般舒缓地泻在丽江上,旋即折入水中,照彻江底密密丛丛的贝壳蚝蚌上,使得一些衔珠的老蚝贝,闪闪发光,璀灿耀眼。与此同时,江底的光芒纷纷返身折射,透出江面。顷刻间,粼粼浪花跳跃着,浮光跃金,好像万千萤虫在闪烁流动,与碧天上的星光月色遥相辉映,真的美不胜收,目不暇接。丽江月色曾经使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连忘返,浮想联翩。 ★名人诗赞 历代《丽江月色》诗曰: 横披素练水晶乡,万户蟾光桂蕊香。 何处兰舟吹短笛,孺歌月下咏沧浪。 (黄徳燝) 萧疏暮霭垂零露,清质临流树影低。 共听风篁声寂寂,还怜江夜色凄凄。 长空众宿皆为掩,极目飞鸟未定栖。 此夕扁舟乘兴好,也应绝胜棹剡溪。 (姚德基) 玉蟾此夜映波间,万里无尘水自闲。 楼外不知人耐坐,一声秋笛过晚山。 (徐旭旦) ★景物现状 “丽江月色”景区目前尚存,只是月色较之过去逊色。原因: 一、自从修建“海丰西闸”之后,闸下游是连接大海的咸水,闸上游的淡水不能随潮汐涨落,自由流动,生物与过去不同,再没有老蚝贝垫底闪光。 二、为扩大农田面积、减少农业灾害而修建江堤以及修建道路等,致使江面缩小,“丽江月色”景区水面规模相应减少。 5 万寿晓钟 ★景区位置 万寿寺几经迁址改建,尤其是多种因素影响,现已见不到“万寿晓钟”实景,原遗址失去其风貌。 ★史书记载 《海丰文物志·石刻·匾额》:“万寿寺……铸造一生铁钟,重余公斤,……僧门祀佛,暮鼓晨钟,此钟每天清晨敲响,其声洪亮,遥闻十里,称颂为‘万寿晓钟’,誉为海丰八景之一。” ★景物简况 万寿寺,又名万寿禅寺、万寿禅院,全称“祝圣万寿护国禅寺”,原址在海丰县城西部(《海丰县志(明嘉靖版)》记之为“旧寺场”,俗称庵地湖,医院处)。宋朝康定元年()庚辰,海丰知县谭昉奉旨创建,地方官吏以岁时集寺祝圣。当年铸造一生铁钟,重余公斤,上面铸有“阿弥陀佛”、“风调雨顺”、“囗囗铸造”等铭文。僧门祀佛,暮鼓晨钟,此钟每天清晨调敲响,其声响亮。南宋景炎三年(年)改建县城北侧。明景泰三年(),万寿寺移建于海丰县城东侧(今海城镇龙门社区中山西路,原县总工会旧址),总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0多平方米,前座为天王殿,中座为大雄宝殿,大殿前为阳埕和月台,后座为观音殿。寺院两侧分别建置禅堂、法堂、钟楼、鼓楼、僧寮、香积厨等,天王殿前甬道建立山门牌坊、东西两侧围垣,山门外称“寺前街”(即今中山西路)。清顺治八年(年)总镇班志富重建东门外,把黄守谦府第北侧改建为万寿寺。 宋代时天下名山胜水始设“八景”。之后,海丰亦因人文昌盛而有“八景”之设,万寿寺以“古寺晨钟”而与“莲峰叠翠”、“丽江月色”等齐名,至清乾隆十一年()更名“万寿晓钟”。清晨的古寺,其钟声穿云破晓,禅师击钟随唱偈语,计击三遍鸣钟响,梵韵悠扬,以祈祝国泰民安、万物祯祥,成为人们乐道喜闻的名胜,历代名人骚客留下无数诗篇。 ★名人诗赞 历代《万寿晓钟》诗曰: 古刹开元日,清钟送夜阑。 星高海署白,露咽晓声寒。 渡水龙眠破,飞林鸟梦残。 丰郊犹听此,忍冷道心宽。 (黄易) 嶤古刹起晨钟,度柳穿花散晓风。 百八声才止歇,几人犹在梦魂中。 (吴高) 绮陌鸡鸣更漏稀,萧萧古寺击鲸鱼。 华钟声辟千岩晓,禅室香浮万赖微。 顿令尘中消俗思,如闻云外发清机。 蒲牢吼罢霜空下,际此扪心悟昨非。 (姚德基) 玉宇清腾百尺阴,晓钟犹自送遗音。 晨声犬吠春云洞,咒钵龙蟠夜月林。 城柝漫随花雨寂,书声仍傍贝多沉。 当年万寿兴觞祝,此际空余半树森。 (彭赓皇) ★景物现状 时过境迁,万寿禅寺多次易址,景点未能复原,钟声消失,风光不再,只留下遗憾的记忆。 6 凤河晚渡 ★景区位置 凤河渡遗址在赤石河国道圆墩桥上游(北侧),即赤石镇深涌村东。 ★史书记载 《海丰文物志·石刻·碑刻》:“凤河渡……此处河面宽阔,西侧山坡葱松翠绿,沿河竹影倒悬水中,每当夕阳西下,彩霞相映,山色绮丽,亦称‘凤河晚渡’,为海丰八景之一。” ★景物简况 “凤河晚渡”旧称“凤湖晚渡”,凤河渡位于海丰县赤石河,是过去惠、潮官道的必经之路,渡为官办,由官府出钱造船,雇用渡夫,宿于渡口,过往行人早晚有渡,且免交渡费,故又称“凤河义渡”。清代咸丰元年岁次辛亥(年)孟秋,竖一石碑于海丰县赤石镇深涌村凤河渡口,上刻“凤河义渡”四字,并附刻“贵客往来不用给钱”。此处河面宽阔,西侧山坡上葱松翠绿,沿河竹影倒悬水中,每当夕阳西下,彩霞相映,山光水色绮秀清丽。 古人把“凤河晚渡”列为海丰八景之一,可谓是目光独具。当夕阳西下,彩霞相映时,山光水色,绮秀清丽,一叶木船,在凤河上来回运载往来的旅客。跋山涉水的旅客,已是满脸倦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思乡情绪浓浓。当坐上渡船的时候不禁眼前一亮,旅途的疲倦在黄昏的山水里无疑找到了一个熨贴的栖息地,寄存一会儿。 此时此刻,旅客木桨的乃依声、船桨划水声、暮归的脚步声、鸟儿归巢的欢叫声,在清幽的群山中回荡,声声入耳。夕阳的色彩,翠竹的色彩,流水的色彩,远山的色彩,在黄昏里调出了高出原色之外的色调,怡情逸趣。 河两边密密匝匝的竹林,黄昏成了鸟的天堂,白鹭在此盘旋,黄鹂在此晚唱,为黄昏的凤河增添了动感的画面。 当夕阳在河面上投入最后一缕光线时,凤河上的渔灯开始点燃。渔灯在江水中闪烁,墨绿色的河面有了另一番的意境。 ★名人诗赞 历代《凤河晚渡》诗曰: 见说河东有凤山,问津人在夕阳湾。 江鸥不管行骖速,故傍渔矶作意闲。 (黄德燝) 长河韬映接横塘,舟子招招趁夕阳。 芦荻洲前花欲舞,温泉岭下燕归忙。 轻桡逐浪催行色,野渡乘风纳晚凉。 听说杨桃刚十里,遥闻僧舍焙茶香。 (姚德基) 长天一色泛中流,载得归蓑月满舟。 此日凤河留古渡,烟波依旧汉时秋。 (徐旭旦) ★景物现状 过去古官道只能供人、马通行,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海丰公路开通之后,官道、船渡逐渐被冷落,最终被淘汰。如今渡口遗址虽在,青山依旧,绿水荡漾,但成了“遗忘的角落”。 7 长沙夜雨 ★景区位置 “长沙夜雨”源于现汕尾市城区马宫镇长沙村,过去民居建在沙地上,村的北面是沙滩,南面、西面是沙丘。 ★史书记载 《海丰风情录》:“长沙三面临海,海滩尽是微沙,夜里阵风吹来,扬起的微沙纷落在屋顶、船篷与蕉叶等,令人误是雨声,大有‘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的意境,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景物简况 “长沙夜雨”出自长沙村,即今汕尾市城区马宫镇辖区。长沙犹如半岛突伸海中,与海丰县梅陇镇的梅尖村隔一小海峡相望。旧时的长沙三面临海,海滩宽阔,尽是微沙,夜里阵风吹来,风卷微沙,扬起的微沙继而纷纷落下屋顶、船蓬、焦叶、树梢上,淅淅声响,令人误以为雨声,大有“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的意境,虚无缥缈,若隐若现,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故称“长沙夜雨”。 据《长沙村志》载: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长沙村建居时,有一位奇异老人,银须冉冉,童颜鹤发,仙风飘逸。日间不知寄居何处,夜间则独坐滩头,闭目打坐,不言不语。没有人知道老人姓甚名谁,来自何方。每当夜里下起雨的时候,村民便想起独坐滩头的老人,想请他进屋避雨,而每每此时,老人却全无踪影,留下长沙夜雨“人无影”、“雨无踪”的传说。 其实,“长沙夜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历代诗人写下《长沙夜雨》的诗,巧妙地写出了夜雨的成因和情趣。尽管白云苍狗,沧海桑田,“长沙夜雨”一代代地传下来。 ★名人诗赞 历代《长沙夜雨》诗曰: 江面初生一缕阴,霏霏尽作老龙吟。 飘来远屿归帆湿,惟向芦花伴宿禽。 (黄徳燝) 不见流辉怅远天,平沙夜雨雨潺湲。 神山忽暗鲛人室,渔火微明疍子船。 别墅空蒙迷远树,清溪黯淡散轻烟。 暮云横起层岩外,一顾苍茫一惘然。 (姚德基) 海雨昏黄忽起风,霏霏长夜乱敲蓬。 浅滩鸥鸟眠难稳,孤岛渔人梦未终。 影映流光疑电闪,声闻淅沥出林丛。 晓来不见郊原湿,知是沙飞作雨同。 (钟维嘉) ★景物现状 人口增长、民居扩建、修路占地、开垦养殖等诸多因素致使沙滩消失,多年来有风无沙,夜雨只是正常降水,“长沙夜雨”成了民间传说。 8 海门潮声 ★景区位置 今人对“海门潮声”究竟出自何地莫衷一是,有的说在长沙湾出海口,有的说在鲘门近海(现在多数人的讲法“海门潮声”直指鲘门),还有的说在大德港,《海丰县志(乾隆版)》说在金锡都海口。海丰电视台《寻访海丰古八景之“海门潮声”节目》认为其景点在鲘门沿海,县政协常委、文史馆副主任吴福秋分析:我们要先从“海门”这一名称谈起,顾名思义,“海门”是指大海、溪河源流的门户,它是以我县政治、文化中心的县衙为主题而区别“海门”。县衙东北部的黄羌罗輋溪水,北部的莲花山、银瓶山溪涧水源流入龙津溪至丽江,西北部的大液溪在谢道山下汇为“三江囗”,流入黄江,直奔长沙湾进入南海,故此称为“海门”;鲘门港内收县治龙脉“元辰”之水,外纳南海大潮,它誉为海丰八景之一“海门潮声”的名胜。 他还说:根据考证和推断:当年,海丰八景的定点,是自北而南,结合山水形势、历史人文而形成为一系列的旅游景线。因为古代的交通设施,一是陆路,二是水路;旅游线路可以先拜谒万寿寺,再从龙津溪坐着船只,仰赏莲花山、银瓶山,乘兴漫游丽江、长沙,登岸闻赏海门潮声。 笔者认为:从原海丰地理来看,长沙湾是黄江水系、地势的门户,马宫镇的长沙村至牛鼻山是长沙湾出海口东岸,对面鲘门镇的百安村及鲘门岭附近沿岸属出海口西岸,同属长沙湾。鲘门百安半岛与牛鼻山隔海相对,其状若门,可视为“海门”。流传“海门潮声”在长沙湾出海口与县志记载金锡都海口所指可能相同,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古时长沙湾东岸(长沙村、鸡笼山、牛鼻山一侧)属金锡都管辖,鲘门则是海口的另一侧。从海滨自然景观、岩岸结构、水流潮汐、浪击潮声等方面看,鲘门沿岸更符合“海门潮声”要件。笔者多次到过鲘门、马宫、大德港沿海,觉得鲘门沿岸更胜一筹,鲘门作为“海门潮声”景点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史书记载 《海丰风情录》:“鲘门镇……海滨多是岩岸,岸边多有礁岩,故潮汐涌来,拍击岩岸、礁岩,大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意,其潮声宏亮雄伟,煞有气派,故被列为八景之一” ★景物简况 鲘门镇一名海门,这里海滨沿岸密布礁岩,每当涨潮,潮声宏亮,气势磅礴,拍击岸礁,浪溅花飞,令人叹为观止。 ★名人诗赞 历代《海门潮声》诗曰: 极目沧溟浸远天;鼍音隐隐渡斜川。 移情我亦成连者,一奏和风涨紫烟。 (黄徳燝) 向钱塘江上过,广陵八月信如何? 雪浪排空拥,变化鱼龙激越多。 (于容城) 奔腾激沸响天雷,飞浪拍崖起欲回。 怒涛恣肆鼓苍垓,叫啸殊音早暮来。 儵昱干霄浑绝雾,奔腾动地隐成雷。 蛟龙吞吐云中出,楼市依稀天半开。 (姚德基) 健骑奔驰万木摧,老龙鳞甲岂轻回? 分明记得来时景,仿佛空山一响雷。 (徐旭旦) 临海南山气势雄,灵岩任教浪涛冲。 吼疑水族鏖战急,响似春雷烈震空。 起伏重重翻积雪, 旋吥(口为氵)飒飒函飞鸿。 幽沉洋溢随时变,天籁无穷满耳中。 (钟维嘉) ★景物现状 古往今来长沙湾出海口沿海岩岸礁石不变,涛声依旧,只要潮水不停止它的脚步,“海门潮声”亘古不息。 ★有关说明 一、海丰古八景名称在不违背府志、县志等记载的前提下,使用民众广泛知晓和通用的名称,并按多数文章的惯用顺序排列。 二、民间广泛流传“羊蹄峻岭”是海丰古八景之一的说法,地点位于古官道赤石、梅陇、鲘门三镇交界处,《惠州府志(明嘉靖版)》、《海丰县志(乾隆版)》没有记载,目前尚未找到有力证据。 三、吴高明宣德八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员外郎、福建左参政。黄德燝明崇祯十二年己卯科举人。姚德基清康熙二十二年海丰知县。徐旭旦康熙五十五年海丰知县。其他诗作者身份未明没加注。 四、由于个人能力所限,资料搜集、考证难度大,本文错漏在所难免,敬请理解并自行校正。 五、主要参考及引用资料: 1、百科“海丰八景”词条;2、[南海物丰]海丰八景;3、“隆啊隆骑马去海丰” 阅读有益人生,转发彰显爱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wh/8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那些动不动就讲道理的人,一开口就输了
- 下一篇文章: 鸽声没有好的种鸽队伍,你就是在瞎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