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书写蜕变正常说话不能被倾听,
时间:年9月13日19:30-21:00 地点:bookshop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bookshop参加我们今天的活动,今天的活动《康乃馨俱乐部》,首先介绍今天的嘉宾虹影女士,谢有顺先生,龙扬志先生,以及主持人林宋瑜女士。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写的是女性一个人的战争,但是虹影的《康乃馨俱乐部》是性别战争——男人和女人的战争。从书的题材到观念都是惊世骇俗的,被评论家认为是女权主义写作的典范。 林宋瑜:大家好,欢迎这么多朋友们来这里,我们这是小型的、文学的、轻松的对话。今天很荣幸请到三位嘉宾。虹影已经享誉国际,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写作,到现在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也改编成电视剧,最近还有有改编的音乐剧正在北京上演。她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花城》杂志发表的,我很荣幸是她的责编。《康乃馨俱乐部——女子三部曲》比《饥饿的女儿》还发得更早。今天还请了两位非常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教授,他从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自由投稿,是我的作者;另一位嘉宾是龙扬志,青年才俊,非常有活力的评论家。我是专门做编辑的,他们写了文字之后我在后面再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 今天我们有一个机缘,虹影来到广州,正好花城出版社推出她的《康乃馨俱乐部——女子有行三部曲》珍藏纪念版,今天晚我们来做一场对话交流。这部小说是分成三部独立的中篇,但是相互关联,又构成长篇,很特别。第一部叫《康乃馨俱乐部》,首发在《花城》年的第六期。这一年的《花城》杂志有两部小说在文坛很有反响,一部是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当时影响很大,引起很多争议,轰动一时。第六期发了《康乃馨俱乐部》,引起了新的波澜。《一个人的战争》写的是女性一个人的战争,但是虹影的《康乃馨俱乐部》是性别战争——男人和女人的战争。从书的题材到观念都是惊世骇俗的,被评论家认为是女权主义写作的典范。这个珍藏纪念版还包含三部曲的其余两部:一部是《逃出纽约》,首发在年的《小说家》,写的是一个东方古国的女子来到西方,着重写的是东方和西方的战争,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冲突;第三部《布拉格的陷落》首发在年1月《花城》,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纠缠。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一个中国女子在未来的时间里,在上海、纽约、布拉格的奇特经历。三部曲皆以两性关系贯穿始终,在虚构中将两性战争展现得淋漓尽致,对男权中心主义社会建构的政治、历史、道德等方面进行颠覆,毫不妥协。 虹影走到今天,她写作的抱负和雄心是非常大的,小说中包括的观念也非常大。她当时那么年轻,也就20多岁。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围绕女子有行三部曲,拉到上世纪90年代的背景去谈。有请虹影谈谈90年代的时候她创作三部小说的背景,为什么会想到要写这么一部小说。 我想在一个临时的变革中,找到一个点来安放自己。我想在北京安放自己的桌子,不行,在上海还是不够稳,到了伦敦好像可以稳,可是觉得这个桌子还是摇摇晃晃的。我就想为什么是摇摇晃晃的?这之间是东西方的问题,男人跟女人的问题,女人跟女人的问题。 虹影:谢谢各位今天晚上专门到书店来。我写这三部作品其实跟一个事件是有关。年,我从北京到了上海,在复旦大学插班中文系三年级的时候,住在研究生部。那时经常有跳舞活动,有时候是在学生食堂,有时候在酒吧,但我不爱跳舞。那是80年代,关了灯,大家爱抱着谁跳就跳了,研究生也学跳舞的时候把灯关了。我也结交了一批不是作家的研究生朋友,从不去那个酒吧变得经常去,经常听他们说男人、爱情,这是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 我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女性主义,什么东西方的战争,女人之间的战争。我想在一个临时的变革中,找到一个点来安放自己。我从重庆那个地方逃出来,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我想在北京安放自己的桌子,不行,在上海还是不够稳,到了伦敦好像可以稳,可是觉得这个桌子还是摇摇晃晃的。我就想为什么是摇摇晃晃的?这之间是东西方的问题,男人跟女人的问题,女人跟女人的问题。我写我最熟悉的,就从复旦大学写起,这是写这本书的原由。 林宋瑜:这部作品的题材、内容,我读的时候目瞪口呆,因为其中的情节、观念都超出我的经验之外。但我作为一个编辑,直觉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小说,有很强的冲击力。当时发表之后,反响很大,也有很多的争议。当时谢有顺在读大学,他的起点很高,切入很早,大学本科的时候已经在研究中国的先锋文学,他当时自由投稿的就是研究中国先锋文学的文章,我觉得非常有才气,我想听你的一些观点,对这个小说的评价。 为什么《康乃馨俱乐部》在当年被誉为最具叛逆性的写作?其实就是用了这样一种极端的、用力非常凶猛的方式把这个问题提示出来。正常说话你如果听不见,我只好尖叫。 谢有顺:很高兴,看到虹影,看到这本书勾起了很多记忆。这本书发表的时候自己还年轻,你(虹影)那时候也很年轻。我跟虹影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联系。首先《康乃馨俱乐部》是一个梦,写到了未来,你设置的未来时间是世纪末——年。我和虹影,我们就是15年前的今天认识的,因为9·11发生的时候我们正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图书博览会。大概9·11发生的第三天我们几个人租了一辆车去丽江,其实就是今天,觉得很有意思。 回想虹影和她的这部作品,我觉得那个年代她是非常特殊的。刚才宋瑜也说了,年,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女性写作的具有元年性质的年份。一个是《一个人的战争》,被阐释为中国女性写作的原点和经典式的写作。同一年发表的《康乃馨俱乐部》,也是关于女性写作的、可能更极端、走得更远、可能更超常规的一次写作。先锋性不仅仅体现在写法上,在思想上也极具先锋性。里面不仅写到两性的战争,关键里面的经验、方式,包括女性对男性的态度,包括其中非常令人震撼、震惊的经验,确实是非常有冲击力。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一个现象,往往在作品中嚣张、离经叛道、大胆冒险的,往往在生活中都有一副温柔的面貌。其实写作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做梦,是个白日梦,或许这是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往往通过写作实现一种代偿、一种弥补。 中国的很多女性写作,无论再反叛,再有颠覆性,其实最终都有对两性关系的重新审视。为什么要通过或者借着极端的方式,才会让我们重新来反省两性关系、性别的关系?因为一种经验被我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zp/4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12种康乃馨低至199元1束,买即赠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