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早春二月及至初夏,校园林间草坪多见黄嘴黒羽鸟,短鸣悦耳,机敏跳跃,不时飞舞,手机镜头难以捕捉,还拟用长焦相机拍呢,一直以为它就是黄鹂。中午在奉贤校区课后用完餐,下午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等待学生前来答疑的同时查证此鸟,乃知此鸟非黄鹂也,而是乌鸫。为理清认知,随用近期练就的词条撰写“特技”,写出“乌鸫”,“黄鹂”两条,是为志。尽管有《中国鸟类志》,但其专业又过于繁复,不便大众科普。词条撰写参考了《中国鸟类志》、百度百科。

wudong学名turdusmerula,鸫科鸫属。体重55-克,体长-毫米。雄鸟全身成黑色、黑褐色或乌褐色,羽毛不易脱落。喙黄。眼珠呈桔黄色,眼周为橙黄色。脚近黑色。雌鸟色淡。喉、胸有暗色纵纹。喙橙黄色或黄色。虹膜褐色。脚近黑色。

注:图片来自网络,待日后亲自补拍。

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至米。尤好栖于林区外围、林缘疏林、农田旁树林、果园和村镇边缘、平原草地、园圃间。杂食。主食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分布于欧洲、北非、中东、高加索、中亚和西南亚。在中国主要为留鸟,种群数量较丰富,在长江以北地区部分迁徙或游荡。分布于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西至新疆西部喀什、天山,南至西藏南部、云南、广西、广东、香港和海南岛,东至福建、浙江、上海,北至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甘肃、青海等地。

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栖落树枝前常发出急促的“吱、吱”短叫声,嚎亮动听。善仿其他鸟鸣。胆小,眼尖,灵敏,夜间受到惊吓时会飞离原栖地。每年的4-7月开始繁殖,巢大都营于乔木的枝梢上或树木主干分支处,距地面约3米,棕榈叶柄间等处筑碗状巢,以枝条、枯草、松针等混泥筑成深杯状。每窝产卵4-6枚,淡蓝灰色或近白色,缀以赭褐色斑点,由雌鸟孵化。孵化期14-15天。雌雄共同育雏。

出现在许多的欧洲民间文学作品中,如《六便士之歌》、《圣诞节的十二天》、《马尔菲公爵夫人》。为瑞典的国鸟,曾被印在年20欧尔的邮票上。此外英国、爱尔兰也有发行印有乌鸫的邮票。据说塞尔维亚语中的科索沃一词也来自乌鸫(kos),科索沃波尔耶就是“有乌鸫的地方”。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年无危(LC)

江南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之时,清晨鸟鸣,此起彼伏。其中悦耳动听的鸣叫声,很多就来自乌鸫。乌鸫也十分适应城市的生活。有人称之为“与城市人相伴的黑色精灵”,“黑色绅士”,专文述之(姜雅风.与城市人相伴的黑色精灵——乌鸫[J].大自然,,(2):52-55;何鑫.黑色绅士——乌鸫[J].生命世界,,().)。

huangli学名oriolus,黄鹂科黄鹂属。中型鸣禽。喙长而粗壮,头等长,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尾短圆,羽色常为鲜黄,亦有为黄、红、黑等色组合,跗蹠短而弱,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胆小,飞行呈直线姿态。树栖于山地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硬木林和混交林中,偶尔也到针叶林,最高海拔高度可达m处,也有报告栖息可达m,尤喜河谷阔叶林。也出现在村寨、农田、果园和城市公园中的树丛。主要活动在树冠层。常隐藏在枝叶丛间,很少到地面活动。以昆虫、浆果为主食。鸣声婉转动听。

注:图片来自网络,待日后亲自补拍。

全世界共有2属28种。生活在欧、亚、非、澳洲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的阔叶林中。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但不集群。中国有1属5种,几乎遍及全国。金黄鹂在我国仅出现于西部的新疆天山北坡、中部吐鲁番、西部喀什、阿克苏、叶城、莎车以及和田等地。黑枕黄鹂外形大小和金黄鹂相似,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并向两侧延伸和黑色贯眼纹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带,在金黄色的头部甚为醒目。在我国俗称黄莺,为夏候鸟。不出现于西部,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一直往南到广东、广西、福建、香港、台湾和海南岛,往西到四川、贵州和云南,往东至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

在高树的水平枝杈基部筑悬巢,产卵3-5枚,由雌鸟孵卵13-15天,雏期约等于孵化期。雌雄共同育雏。雏鸟离巢后尚需双亲照料15天左右。雄鸟在繁殖期鸣声清脆悦耳。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唐宋有诸多诗文涉“黄鹂”。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春怨》)。“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宋·欧阳修《啼鸟》)。“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宋·晏殊《破阵子》)。近代诗人徐志摩创作诗文《黄鹂》。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著有散文《黄鹂》。儿歌《蜗牛和黄鹂鸟》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台湾叙事歌曲。为陈弘文作词,林建昌作曲,银霞演唱,年发行。列为人教版教材《音乐》(五线谱)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小音乐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hy/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