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冤亲债主纠缠的十二种预兆,你中招了吗
被冤亲债主纠缠的十二种预兆,你中招了吗?(附化解方法) 在今生前世或长久以来,我们与芸芸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凌辱、杀吃等种种形式而形成了的恶缘。这就形成了冤亲债主的关系。 一、什么是冤亲债主?冤,《说文解字》中释曰:“冤,屈也,从几兔。兔在门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原注:枉曲之意也)。” 冤即冤屈,指被冤枉而不能伸之意。由于蒙冤而不能释怀,就会产生内心的冤恨,形成心结,进而人与人、人与幽魂之间就出现各种仇对。 所谓冤结,主要指世间种种人际冤对,引起了阴讼牵连、人鬼牵连、阴鬼受难、阳世受报等。 彼此的各种因缘,缠结得愈深,不论是良善的或不良善的,彼此就愈容易在投胎转世后再次相遇。属于情感引起的因缘,这就要用情感的形式解决。同理物质或生命引起的因缘,就要以同等的形式偿付。五道轮回的根本实质,就是众生与众生之间,冤冤相报,相互还债,无有边际,没完没了…… 许多人会觉得,我是好人,心地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其实,无量劫来,我们身、口、意造作了太多的贪怨痴、杀盗淫、妄酒肉等恶孽,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了不少怨仇。别的恶孽暂且勿论,单是杀生吃肉,就跟他们结下深厚的怨仇。 动物被我们杀害时产生无量的痛苦,这个怨恨就像无形枷锁,把它们的痛苦牢牢的锁住,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折磨中,而不得开解。它们痛苦如此之大,难怪今世遇到杀害它们的人,就迫不及待的要讨债,讨回一个公道。 我们看到人临终时的痛苦现象,看起来都不忍心。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这都是大家的冤亲债主来算账。大家不懂这些道理,只知道一味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不懂自己累劫来的冤亲债主,大部份都是被自己吃来的! 冤亲债主的纠缠是因果承负的一种结果,他们被我们伤害吃杀后,附着在我们的身上,时时刻刻影响干扰我们,身体不好、运势不好、事业不顺、夫妻不和、子女乖违、精神抑郁、失眠焦虑,甚至于修行的诸多障碍,几乎全部因为冤亲债主得不到超拔而欲索债所引起。 二、冤亲债主,到底是怎么来的?所谓冤结,在道教典籍当中,主要是指人由于宿世所犯之罪而导致的各种人际冤对,进而引起阴间冢讼、幽魂遭难、阳世受报、人鬼之间结缚缠绵。道经中对冤结形成的原因,则有下面几点论述: 1,天人承负 《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其主旨是探讨如何“致太平”。人世之所以不太平,出现各种灾害、冤结,首先是因由元气构成的宇宙出现了不和不通的情况。 所以《太平经》非常强调气之相和相通:气者,乃言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 气的不和不通,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人祸。 《太平经》认为,作为人世中的最高位者——人君——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人君,天也,其恩施不下,至物无由生,人不得延年。人君之心不畅达,天心不得通于下,妻子不得君父之敕,为逆家也。臣气不得达,地气不得成,……民气不上达,和气何从得兴?中和乃当和帝王治,调万物者,各当得治。今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 从《太平经》的解释可以看到,其理论强调的是天、地、人之间的三和相通。天人之间能够和谐相通的前提是“天人相副”,由天人同构出发,进而强调“身国同构”。因此,统治者的修身不妄为对天人之间的相通非常重要,君王有治,实行王道,就可以减少承负之祸,世间的冤结灾异就可避免。2,宿罪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云:“臣等生长魔俗,沉沦季叶,玩乐荣华,宿命因缘,忽见启拔,得奉大道。不以下愚好乐至真升仙之道,而宿罪深积,结缚不解。” 接着,该经对人世结冤、神人结冤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说明: 或弑君父,或不孝二亲,或背师欺友,或废真就伪,或为劫贼、攻伐家国,或伐他国,或杀害众生……杀贤人道士,或为君无道,或为臣不忠,罔上威下,酷虐百姓,己取荣名。或六亲相残,或败靖舍灵坛,或窃经书……或不崇有道……或呵风骂雨,及天地日月星辰、帝王国主、师父道士,轻慢四大。或骂鬼神,呼谓无知。或口是心非,自欺形影。诸如此等,莫大之罪,不可忆识,积世结固,缠绵不解,冤对不已。 这里强调,由于个人前世、今世的种种过失,导致各种冤对缠绵不解,人跟人之间、人跟天地之间、人与神之间就结下了各种冤结。3,业报 《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所述幽冥地狱中的冤苦: 尔时,光明照见北方酆都罗山诸大地狱,一切群生受诸罪苦。……于其众中,有一罪人,在世之日曾看道典,稍知宿命、因缘、果报,睹此光明,心中默念:我等受苦,皆因前世造诸恶业,招此苦报…… 太上日:众生造罪,死入北酆,鬼考罪魂,冤对难抵。铁城猛焰,车裂镬汤,炮灸刀山,……冥冥长夜,似蚁循环,常居地狱,若不悟其苦因,预修忏涤,则罪垢日深,当罹此苦。 诸亡魂在地狱之中生死流转,冤对难脱,皆因在世之时自己所犯下的种种“恶业”,因而受此“果报”。 此外,《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也论道: 复见诸地狱之中,饿鬼穷魂,以日继夜,受种种苦恼.悉无人形,五体坏烂,饥食猛火,渴饮镕铜,足履刀山,身赞铁杖,遍体流血,悲号彻天。 造成地狱亡魂所受各种冤苦的原因是什么呢?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借太上道君解释道: “受诸罪者,在世之时,不敬三光,欺负神理,十恶五逆,不忠不仁,不慈不孝,毁伤物命,杀害众生,福尽寿终,当受斯苦。” 在道经中,还专门谈到了世间出现产难等灾,就是因为人前世所造各种罪业,导致自身与宿世子女之冤对,如《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卷上云:“凡有下界众生,男子女人,在世之时,或遭王法横恶所加,兵刑刎戮,牢狱枷锁,……罪业愈重,复堕血湖,永无出期,以为果报,皆由众生妄想贪着,不识正真,执系是非,积诸罪业……冤家债主,互相偿报,是故生产有诸厄难。” 人之所以有诸多宿罪、过失,究其根本,是因为人的“无道”。由于人不识道、不守道,才会在地狱之中受种种轮回苦报。4,失道则冤结生 综上而论,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主要偏重于从“不和不通”、“承负论”和“君责论”的角度来解释“冤结”产生的原因,之后的道经则倾向于“宿罪论”和“业报论”的角度来解释。显然,这一时期的道经在解释人世诸苦、地狱诸苦时,更强调个体的所作所为(“业”)所导致的后果(“报”)当为自身所承担。 唐代道士吴筠在《玄纲论》中说道:天地、人物、灵先、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 道教认为人生活的维度,不只是此生的世俗生活,还有道、天地、鬼神等层面。我们的生活世界,是由道德所生成,中间包含了天地、人物、灵先、鬼神等存在者,人的生活世界不只一维。昔葛玄仙公谓吴王孙权日:《道德经》者,乃天地之至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神道焉。” 因此,道教认为,如果天道、人道、神道、鬼道出现了“无道”、“失道”的情况,各种冤结、灾厄就会出现。 三、冤亲债主来讨债有什么预兆?冤亲债主的索债寻报,会在我们身内和报身环境周围,呈现出哪些预警期的征兆呢?依据许多高道大德的观察与总结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前期的预警征兆,可归纳整理成以下十二个方面。 1,恶梦惊心 由于冤亲债主全是负态空间信息体,人在睡眠中最容易感知它们的活动。它们逼近受报者,身心磁场的信息最容易在梦中接收到,因此受报者常会做各种恶梦。这些梦境,如果懂得易理万象,都不难分析出对应于受报者的哪些问题和原因。 2,善缘自断 冤亲债主在正式开始讨报之前,为了方便讨报,为了在讨报过程中不受外界的干扰和阻止,常常会非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hy/8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来看看鸟吗隹雔雦雥雧雧什么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