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永宁寺

九层浮图一所

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

结刹复高十丈

合去地一千尺

京师外百里已遥见之

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斛

宝瓶有承露金盘三十重

周匝皆垂金铎

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

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如石瓮子

浮图九级角角皆悬金铎

合上下一百三十铎

浮图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

户皆朱漆扉上五行金铃

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

佛事精妙不可思议

绣柱锦铺骇人心目

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

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

浮图北有佛殿

丈八金像一中长金像十

绣珠像三织成像五

作功奇谲冠于当世

僧房楼观一千余间

雕梁粉壁青琐绮疏

栝柏松椿扶疏拂檐

藂竹香草布护阶墀

外国所献经像皆在此寺

寺院墙遍戴短椽以瓦覆之

若今之宫墙四面各开一门

南门楼三重通三道

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之端门

图以云气彩仙煊赫丽华

拱门有四力士四狮子

饰金银加珠玉庄严焕斓

东西两门皆如之惟楼二重

北门一道不施屋似乌头门

四门外普树青槐亘以绿水

京邑行人多庇其下

路断飞尘不由奔云之润

风送清凉岂借合欢之发

永熙三年二月

浮图为火所烧

帝登凌云台望火

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长孙稚

将羽林一千救赴火所

莫不悲惜垂泪而去

火初从第八级中出平旦大发

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

百姓道俗咸来观火

哀恸声沸辊震京邑

时有四比丘投火而死

火经三月不灭

有火入地寻柱

周年犹见烟气

其岁五月中

行人从象郡来云

见浮图于海上光明照耀俨然如新

海民群皆仰之

俄而雾起浮图遂隐

瑶光寺

在阊阖门御道北

去千秋门二里门内有西游园

园中凌云台即魏文帝所筑者

高祖于八角井北造凉风观

登临送目远及洛川

下俯碧海曲池

台东宣慈观去地十丈

风生户牖云起梁栋

丹楹刻桷图写列仙

凿石为鲸背负钓台

钓台南宣光殿北嘉福殿

西九龙殿殿前九龙吐水

凡殿皆有飞阁往来

三伏之月御驾避暑

有五层浮图一所去地五十丈

仙掌凌虚铎垂云表

尼房五百余间

洞户顾盼曲廊逶迤

珍木馨卉不可胜言

亦有名族贞女性爱道场

落发辞亲来依此寺

屏艳缛之饰服素脩之衣

投心惟正归诚一乘

永安三年尔朱兆占洛阳

纵兵大掠猖獗无度

时有秀容胡骑数十人入寺

昼夜淫泆郁陶骀荡

自此后娈童俊雄

溷迹于青磬红鱼之间

京师竖子谣曰

洛阳男儿急拢髻

瑶光寺尼夺作婿

景明寺

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

在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

其寺东西南北五百步

前望嵩山少室却负帝城

青林垂影绿水为文

形胜之地爽垲独美

山悬堂观盛一千余间

复殿重房交疏对溜

蓝台紫阁浮道相通

虽外有四时而内无寒暑

拱檐尽处皆是山池

松竹兰芷凝立栏阶

含风团露流芳吐馥

正光年太后造浮图去地百仞

俯闻激电傍属奔星是也

寺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

或黄甲翠鳞出没于繁藻

或乌凫白雁沉泅于晶波

碓硙舂簸皆用水功

时世好崇福

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率来此寺

尚书祠曹录像凡一千余躯

至八日以次入宣阳门

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

金簇映日宝盖绕云

幡幢密若夏林香烟缭似春雾

梵乐法音聒动天地

百戏腾骧所在骈比

名僧德士负锡为群

信徒虔侣持花成数

车骑填咽繁衍相倾

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

欢喜叹赞唱言佛国

高阳王寺

高阳王雍之宅也

在津阳门外三里御道西

雍遭尔朱荣所害舍宅以为寺

正光中雍居丞相

给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

贵极人臣富兼山海

栖止第宅匹于帝宫

白殿丹楹窈窕绵绵亘

凛檐峻宇周通

僮仆六千伎女五百

隋珠照日罗衣从风

自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也

出则鸣驺御道文物成行

铙吹响发笳声哀转

入则姬舞娘击筑嘘笙

弦管迭奏连宵尽日

其松筠池塘侔于禁苑

芳草如积古木冥荫

雍嗜滋味厚自奉养

一食必以万钱为限

海陆珍馐方丈于前

雍薨后诸伎悉令入道或有嫁者

美人徐月华善弹箜篌

能为明妃出塞之歌

闻者莫不动容

永安中与卫将军源士康为侧室

宅近青阳门徐鼓箜篌引吭

哀声入云行路听者俄而成市

王有二姬名脩容名艳姿

并蛾眉贝齿洁貌倾城

脩容能为绿水歌艳姿善么凤舞

士康闻此遂常令徐鼓绿水么凤之曲焉

法云寺

西域乌场国胡沙门昙摩罗所立也

在宝光寺西隔墙并门

摩罗聪慧利根学穷释氏

至中国即晓魏言隶书

凡所见闻无不通解

是以道俗贵贱同归仰之

作祗洹寺一所工制甚精

佛殿僧房皆为胡饰

丹素炫彩金碧垂辉

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鹿苑

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

伽蓝之内珍果蔚茂

芳草蔓合嘉禾被庭

京师沙门好胡法者皆就摩罗受持之

戒行真苦难可揄扬

秘咒神验阎浮所无

见之莫不忻怖

寺北有侍中尚书令临淮王彧宅

彧博通典籍辨慧清悟

风仪详审容止可观

至三元肇庆万国齐臻

金蝉耀首宝玉鸣腰

负荷执笏逶迤复道

观者忘疲莫不叹服

彧性爱林泉又重宾客

至于春风扇扬花树如锦

晨食南馆夜游后园

僚寀成群俊民满席

丝桐发响羽觞流行

诗赋并陈清言乍起

莫不饮其玄奥忘其褊恡

是以入彧室者谓登仙也

及尔朱兆扰京师

彧为乱兵所害

朝野痛惜焉

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

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技出焉

有田僧超者善吹笳

能为壮士歌项羽吟

征西将军崔延伯甚爱之

正光末高平失据虐吏充斥

贼师万俟丑奴寇暴泾岐之

朝廷为之旰食

诏延伯总步骑五万讨之

时公卿祖道车驵成列

延伯危冠长剑耀武于前

僧超吹壮士曲于后

闻之者懦夫振勇骁客翀奋

延伯瞻略不群威名早著

为国展力二十余年

攻无全城战无横阵

是以朝廷倾心送之

延伯每临阵令僧超为壮士声

甲胄之士莫不踊跃

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

二十年间献捷迭继

丑奴募善射者射僧超亡

延伯哀惜摧毁无时或释

后延伯为流矢所中卒于军旅

五万之师一时溃散

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

里中多酿酒为业

河东人刘白堕善自孕酒

季夏六月时暑赫晞

以罂贮酒曝于日中

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

醉而经月不醒

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

远相饷馈逾于千里

以其远至号曰鹤觞

亦名骑驴酒

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

赉酒之藩路逢贼盗

饮之即醉皆被擒获

因此复名擒奸酒

游侠语曰

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

缥囊纪庆玉烛调辰

百姓殷阜年登俗乐

帝族王侯外戚公主

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

争修园宅互相夸竞

崇门丰室洞户联房

轩馆传飔重楼凝霭

高台芳榭家家而筑

华林澄池园园必有

而河间王琛最为豪首

常与王元雍争衡

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

置玉井金罐以五彩绘为绳

伎女三百人尽皆国色

有婢朝云善吹篪

能为团扇歌陇上声

琛为秦州刺史

诸羌外叛屡讨之不降

琛令朝云假形贫妪吹篪而乞

诸羌闻之悉皆流涕

迭相谓曰何乃弃坟井在山谷作寇也

即相率归降秦民语曰

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

琛常谓人云

晋室石家乃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

况我大魏天潢不为华侈

造迎风馆于后园

窗户之上列钱青琐

玉凤衔铃金龙吐佩

素柰朱李枝条入檐

伎女楼上坐而摘食

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

复引诸王按行府库

锦罽珠玑冰罗雾縠充积其内

绣缬紬绫丝彩越葛钱绢不可计数

金瓶银瓮百余口

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巵数十枚

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来

经河阴之役诸元歼尽

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寿邱里闾列刹相望

祗洹郁起宝塔凌霄

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

观其廊庑幽丽无不叹息

入其后园见溪涧潺湲石磴嶕峣

朱荷立池绿萍浮波

飞梁跨阁高树遏云

徘徊流连咸皆唧唧

虽梁王兔苑想不如也

乱曰

皇魏受图光宅嵩洛

笃信弥繁法教逾盛

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

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

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

金刹与灵台媲晖广殿共阿房等弘

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

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

诸寺僧尼亦与时徙

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

余因行役重览洛阳

城廓崩毁宫室倾覆

寺观灰烬庙塔坵墟

墙被蒿艾巷罗荆棘

牧竖踯躅九逵田夫耕稼双阙

麦苗之感非独宗周黍离之悲

京城表里凡一千余寺

举目寥廓钟声罕闻

嗟夫王事如棋浮生若梦

临文慨悼难喻吾怀语云

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

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

已矣乎后之君子亦将怊怅于斯赋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ngnaiqing.com/knxxx/7602.html